【本報訊】工聯會三名立法會議員陳婉嫻、鄺志堅及王國興,昨與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會面,討論設立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問題。陳婉嫻引述葉澍堃表示,政府將於本年內在七十多間公營機構,例如醫院管理局及職業訓練局,透過內部指引推行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政策,預料有五千名打工仔受惠。 記者:莊曉陽
陳婉嫻表示,落實有關政策涉及工種主要是清潔工及保安員這類低技術及缺乏議價能力的職位。陳又引述葉澍堃稱,政府會逐步推動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政策,希望本年內能將有關做法擴展至六百八十多間中小學及一百八十多間資助機構,至於私人機構,政府則會以游說方式鼓勵大機構先落實,不會採取強制立法方式執行。
包括標準工時
鄺志堅補充,葉澍堃提出的公營機構例子包括賽馬會及滙豐銀行,但他也指出,由政府出面游說未必太好,因為政府不方便指點私人市場怎樣做,由工會出面游說會較好,不過政府一日不立法,要求私營機構落實最低工資會很困難。
鄺志堅估計,落實有關政策涉及的公帑不會很多,因為目前政府外判工的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約是月薪五千元及每天工作八小時,政府很多外判工種目前的月薪已有四千多元,兩者相差只是數百元。
續新約才享有
但葉澍堃沒有提及策略發展委員會如何研究最低工資,只形容策發會是「高層次的事」。
王國興則表示,為了尊重合約精神,外判工人要待目前的合約結束續訂新約時,才享有最低工資保障。
不過,物業管理及職工總會指出,目前很多公營機構及大專院校已經落實最低工資政策,若要令打工仔受惠,必須在私人機構落實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