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啤酒肚真的是喝啤酒造成嗎?有醫生表示,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關係,但他提出成年男性站立往下看,若看不到那話兒,便有啤酒肚的嫌疑。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啤酒肚名列十大死亡疾病主要導因,如慢性肝病、心肌梗塞、肝腎衰竭等皆與啤酒肚有關,是慢性致死疾病的徵兆。
壓力過大積聚脂肪
台灣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說,啤酒肚屬於一種中心性肥胖,脂肪以腹部特別多,男士腹圍超過三十六吋、女士超過三十二吋皆屬之。肥胖多與基因變異有關,腰圍反映腹腔內部的脂肪含量,若脂肪含量過高,會引致新陳代謝症候群。臨床上或會引發尿酸過高或痛風、血糖異常、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更與心臟病、中風甚至乳癌及腸癌有密切關係。
仁愛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胡榮輝說,啤酒肚起因於壓力過大,造成身體新陳代謝緩慢、內分泌失調以及腎上腺素分泌等體質改變,使得脂肪堆積於腹部,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就有可能形成啤酒肚。
若想消除啤酒肚,醫生建議學習釋放壓力;用餐吃七分飽便足夠,進食勿過快;要特別注重胺基酸及大豆的補充;留意平日身體新陳代謝反應;每天至少運動三十分鐘,並加強腹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