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地鐵列車近日多次遭惡意破壞,包括車廂外緊急逃生氣壓掣、車門及車窗膠邊損毀,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關注,他解釋三項破壞中以干擾車廂外緊急逃生氣壓掣後果最嚴重,雖然這項破壞不足以令列車行駛中發生意外,但列車到站後可能因氣壓掣「漏氣」無法關上,影響列車正常操作。
「漏氣」無法關門
盧覺強指出,地鐵列車車門以氣壓系統開關推動、每扇車門重達數十公斤,當車門關上,列車系統中的機械鎖會啟動即時鎖緊車門,確保行車途中車門不會打開。他續稱,安裝於列車車身的緊急逃生氣壓掣其實就是後備逃生系統,一旦發生壞車故障或列車意外,工程人員可從車廂外按動該緊急逃生氣壓掣,令兩扇車門「鬆開」,救出乘客。
據知,「破壞王」只是稍稍將緊急逃生氣壓掣扭鬆,讓氣壓掣內氣壓逐漸洩漏,盧覺強稱期間列車可如常開行,車門亦不會在行駛中無故開啟,但若氣壓洩漏至危險程度,列車便會在到站後無法再關上車門,這時候列車安全系統亦會發出指令讓列車無法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