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醫藥:夏季宜晚睡早起飲食清淡

認識中醫藥:夏季宜晚睡早起飲食清淡

夏季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陽氣,着眼於一個「長」字。
在起居調養上,宜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暑易傷氣」,炎熱可使汗泄太過。汗孔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每天可多洗溫水澡,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睡眠時不宜扇風直吹,也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
在飲食調養上,夏季出汗多令鹽份損失。若心肌缺鹽,搏動就會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不宜多吃冷淘冰雪,涼粉、冷粥均會寒傷脾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

清晨傍晚運動最好

在運動調養上,夏天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但不宜做過份劇烈的運動,因為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傷陰津,也傷損陽氣。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不可飲用涼開水及立即用冷水淋頭、沐浴。
夏季酷熱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疰夏主要表現為胸悶、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委靡、微熱嗜睡、出汗多。預防疰夏,可服補肺健脾益氣之品,少吃油膩厚味,減輕脾胃負擔。
若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胸悶、心悸、大量出汗、口渴、惡心等症狀,便是中暑先兆。中暑者應移至通風處休息,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蘆根水或酸梅湯。要避免在烈日下過度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及飲用防暑飲料和藥物,如綠豆湯、酸梅汁、仁丹、十滴水、清涼油等。
撰文: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副教授梁延熙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