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紡織品後,歐盟提出向中國入口的鞋類增設反傾銷關稅,有經濟師指,建議一旦落實,對本港鞋商的打擊遠甚於紡織商。
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表示,今年初歐盟取消對中國鞋類產品的配額限制,但之後進口量急增,歐盟鞋業已要求提高現時的入口關稅,現水平為8%至17%,若增設反傾銷稅,可以是增數十個百分點,相對於紡織品只限制入口增幅,對鞋業打擊更沉重。
此外,國內設廠的本港鞋商,較少在港澳及海外等地另外設廠,一旦歐盟徵收重稅,本港鞋商難幸免,跟本港紡織商可改以OPA外判形式生產不同。今年首4個月本港從國內轉口往歐盟的鞋類貨品總值3.8億美元,增40%;整體鞋類貨品出口總值19億美元升6%。
他建議,若歐盟決定增加反傾銷關稅,本港鞋商應主動向歐盟要求調查自己廠房,以證明沒有低於成本價傾銷,一經證實可獲降低關稅率,但廠家須先準備好文件。
近萬港商受影響
香港工業總會鞋業分組主席林廣德稱,本港約有1萬家鞋商在內地設廠,很少在海外設廠,因此歐盟若設限將嚴重打擊業界。他們正密切注視事態發展。今年內地輸歐的鞋激增70%,惡性競爭下鞋價跌30%。他認為,內地業界宜設機制監控出口量和價格,以免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