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康文署合辦錢納利畫展

匯豐康文署合辦錢納利畫展

【記者雷子樂報道】百多年前香港小漁村的滄海桑田,在十九世紀印象派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Chinnery)筆下活靈活現。這位英國名畫家當年因避妻、避債從老家輾轉逃到南中國定居,創作了多幅歷史與藝術價值並重的畫作。滙豐銀行多位大班都對這傳奇畫家的作品情有獨鍾,多年來收藏了不少錢納利的真迹,歷史博物館下周三起將公開展出多幅錢納利的大作。
上述「東方印象錢納利繪畫展」由滙豐銀行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辦,下周三至八月底將會在歷史博物館展出一百八十幅名畫,當中七十一幅是滙豐銀行借出的藏品。沈弼、浦偉士等多位滙豐大班均鍾愛錢納利的作品。有份籌備畫展的滙豐銀行設計創作高級經理古正言表示,錢納利的畫作喜用紅色,畫作前、後景細緻分明。

珍貴歷史鏡頭

錢納利一八四六年到港,只逗留半年就到澳門終老,他繪畫有關香港的作品共十五幅,包括油畫《香港美利兵房及教堂》、水彩畫《香港海濱》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歷史鏡頭。
《祈柏力的子女》是錢納利的得意畫作,畫中一對將離鄉別井的小兄妹,是印度貴族,小男孩的眼神充滿自信,小妮子眉宇間流露出依依不捨之情,畫中地台、窗簾布的前後景清晰,孩子頸上的珠鏈仿似實物,是錢納利的經典作品。
滙豐亞太區主席鄭海泉對錢納利為兩名華人買辦所畫的《伍浩官像》和《盧茂官像》最情有獨鍾,畫中兩名中國人沒正襟危坐,姿態輕鬆,與中國畫家的風格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