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每年入院個案逾2000宗<br>染輪狀病毒幼童傷腦失憶

港每年入院個案逾2000宗
染輪狀病毒幼童傷腦失憶

【本報訊】林太從未想過兒子會因為感染輪狀病毒患上腸胃炎,令腦部受到永久傷害,智力大倒退之餘,連自己也認不出來。一群輪狀病毒專家昨日在馬來西亞警告,幾乎所有五歲以下的兒童都曾感染可致命的輪狀病毒,若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傷害腦部,更會導致器官衰竭,脫水致命。但醫生也未必能分辨該病與一般腹瀉的分別,若家長有懷疑,應盡快把子女送院。 記者:張嘉雯吉隆坡專電

去年二月,家住坪洲的林太一家與親友晚膳後,五歲的次女家寶突然腹瀉和嘔吐,經醫生診斷後發現患上輪狀病毒腸胃炎,幸好在四日後痊癒,但同時剛滿一歲的幼子家謙卻突然病發,「我以為家謙同家姐一樣有腸胃炎,以為食藥休息,屙晒啲菌出嚟就無事。」結果家謙一天內腹瀉超過十次,最嚴重時一小時腹瀉六、七次。
林太即時帶家謙就醫,為兒子補充水份,但情況不斷惡化,半夜輾轉由水警將他由坪洲的寓所送往瑪麗醫院,入院時家謙已休克,而且嚴重脫水,情況危殆,翌晨更陷入昏迷。

切勿忽視發燒嘔吐

正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輪狀病毒亞洲傳媒工作坊昨日播出林太的片段,她憶述兒子整整兩星期才甦醒,「家謙醒番嗰時,好似變番幾個月嘅BB咁,佢唔認得我,好似無晒記憶,醫生話佢可能腦部受損。」
「我以前從來無聽過輪狀病毒,如果早啲知道有咁嚴重嘅後遺症,我一定會早啲送佢去醫院。」家謙自此發展遲緩,需要送往特殊學校,並接受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現時兩歲半的他,學習能力只達歲半小孩的程度,只會說簡單的字。
身在吉隆坡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倪以信表示,輪狀病毒可引致腸道病毒性感染,潛伏期為二十四至七十二小時,患者會發燒、嘔吐及嚴重腹瀉,主要經糞便及口腔傳播,而且傳播性甚高,本港的感染高峯期為每年十二月至翌年三月。
他解釋,該病毒可對腦部構成永久損害,但類似家謙的個案在已發展國家並不普遍,「一般醫生對輪狀病毒認識不深,未能分辨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腹瀉,甚至誤以為是大腸桿菌或者其他細菌感染,故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半歲至兩歲高危群

領導亞裔輪狀病毒監察聯網的倪以信又指,全球每年共有一億二千五百萬宗感染輪狀病毒個案;患病兒童中,近三百人有一人死亡,六個月大至兩歲的幼兒最高危,本港五歲以下兒童入院的個案中,三成與輪狀病毒有關,每年入院個案超過二千宗。

顯微鏡下的輪狀病毒

Dr.LuluBravo(左)及倪以信(右)呼籲公眾切勿對屙嘔肚痛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