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昨日公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後,必須確定最低持股比例,並需與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一併向外披露。完成改革後一段時間,國有股東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需要調整,必要時,國有股東可以增持股權。換言之,股權分置改革不等於國有股減持。
【本報訊】中國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公司的最後一家——金牛能源昨日舉行股東大會,通過有關改革方案。經過近四小時,包括現時及網絡點票,流通股股東的通過率達81%,順利通過改革方案。至此,四家試點公司,只有清華同方因流通股股東支持率不足三分二而未能通過,其餘三家公司均可進行改革方案。
金牛能源改革通過
隨着首批試點公司獲股東確認改革方案後,國資委昨日下午在網站公布《國務院國資委關於國大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文件的重點是要求各國有控股公司設立最低持股比例,雖然國有股股東持有的股份獲得了流通權,但並不意味着這些股份將馬上出售,其中為保證控股地位所需的股份應繼續持有。
《指導意見》又提出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及關鍵領域,以及國民經濟基礎性及支柱性行業中,國有資本在一定時期內還要保持較高的控股比例。
首批試點公司之後,焦點落在第二批試點公司名單何時曝光。內地《新快報》昨日報道廣東證監局召集轄內上市公司,召開了股權分置改革與投資者關係管理主題報告會。該報引述與會的某資深投資銀行人士透露,第二批試點方案將在本月下旬出台,在程序上較首批試點將發生重大變化。
次批名單月底公布
對於第二批試點的範圍、規模,證監會並沒有加以限制,45家有保薦資格的券商,在選擇和申報試點企業上有自由權。「方案基本上證監會都會放行,只有當試點方案涉及縮股等新方法時,證監會在審批上才稍為嚴格。」
《每日經濟新聞》引述長江電力總經理畢亞雄稱,長江電力正與國資委、證監會及證券公司溝通,希望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時機,製訂出多贏的試點方案。他又表示,送股、權證、縮股以及各種創新方式都有可能。「方案要麼不推出,要推出一定要成功」。該報又引述寶鋼股份董事會秘書陳櫻表示,寶鋼正在認真研究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