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工業(040)是老牌工業股,以電池為主,發展至電器以至電子業務,多年來不斷分拆及重組架構,目前持有GP工業以控制電池及電器業務,後兩者均在新加坡上市。
這家歷史達40年的工業股,固然有過相當發展,至少業務得以擴大,但由於涉及不少非附屬公司,營業額未予綜合,有關股權亦常變動,包括增持或減持,營業額未能反映實際,不過,業績則極之波動。
10年前的95年,金山盈利為2.15億元,其後的發展,97年曾升至2.3億元,02年亦曾跌至3730萬元,截至05年3月止年度,盈利則為7029萬元,較上年減少60%,每股盈利12.9仙,派息7仙,較上年減少50%。
電池業表現特差,雖然營業額上升8%,但原料價格高企,部份產品供過於求,加上大量特殊損失,包括惠州工廠因鎘事件對受影響員工的醫療及賠償等,電池業績急跌57%。
電器業經重組後,現與法國施耐德電氣合營,營業額雖增52%,但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仍錄得虧損。
電子業已是其中較佳業務,但仍互有榮辱,其中汽車配線及電纜業務的經營盈利下跌13%,出售一間聯營公司帶來特殊收入3572萬元。
除上述三電業務外,金山亦經營LED大型屏幕,雖有營業額2.54億元,但仍在虧損。
業績波動影響評價
金山的業績中,還包括投資證券未變現收益淨額2706萬元,如連同出售聯號收益中,特殊項目相當於盈利90%,不計特殊收入,盈利可能只有750萬元,但金山仍派息3843萬元,確實照顧股東利益,不過,金山的綜合銀行貸款高達22.58億元,借貸比率107%,去年的財務成本為7935萬元。
金山指電池原料價格仍高企,但已積極控制成本,業績可望顯著改善,電器業則會擴展高利潤產品,未對業績評論,電子業可望穩定,正準備遵從歐盟的環保指令,對成本及運作會有影響。
去年底,金山股價仍在2元水平,現價已跌至1.51元,PE11.7倍,倚重特殊收入,PE已是過高,而息率4.6厘,似有吸引,但業績如此波動,投資價值已有相當疑問。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