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天地:風險與回報取捨有道

期權天地:風險與回報取捨有道

「風險」與「回報」是同時存在的,而「高風險博取高回報」是一般投資法則。但在變化多端的期權世界裏,只要曉得變通及選擇,投資也可以達到「低風險、高回報」,或者「高風險、低回報」的理想效果。

期權長倉是一種「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直覺上是最理想的策略,無奈它的成功機會較低,尤其是在上落市市況,會較容易輸錢。而期權短倉表面上是一種「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策略,潛在風險可能很大,對於一些往往向最壞方面考慮的人,可能會抗拒這種投資方法。
但事實上,若我們選擇的是一些基本條件很好的股票,這種「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方式,贏錢的機會卻是較大的,而市場上的「備兌認沽」,就是用這種方式投資。

理論風險非真實
「備兌認沽」是當持有足夠接貨的資金時,沽出認沽期權收息。例如選擇投資滙控(005)為例,可以沽出9月份(3個月期)120元認沽,當滙控在125元時,可收取期權金為1元。雖然理論風險是滙控跌至零,但從統計數字看,滙控季波幅約有15元,以現價125元為例,最壞打算是跌至110元。選擇120元認沽期權短倉,所面對的風險可能只是10元,並不是理論上的120元。
若滙控跌至110元,PE將為13.5倍,而息率接近5厘,這水平的滙控確實是長線買入的好對象。當預期「高風險」出現時,反而變成另一個投資機會。若能承受此預期風險,選擇滙控備兌認沽,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從資金考慮,沽出9月份滙控120元Put,最低按金要求是2500元,折合每股約6.25元。若滙控直至9月仍不跌低於120元,3個月回報有16%;但若滙控意外地跌至110元,此策略要用120元接貨,以做孖展75%計,要再投入多30元並準備守到110元。
盧任培
大福期貨董事
作者盧任培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