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擬向提早成立法團校董會的學校提供額外資助,遭到天主教香港教區、聖公會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反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與三教會教育事務主事人談判,會後雙方公開決裂。羅太表明下周一會把建議方案「硬衝」立法會審批;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則警告,若政府一意孤行實施有關方案,會採取法律行動。 記者:倪清江
校本管理條例規定所有資助學校最遲須在二○一○年成立法團校董會,但反對該條例的天主教香港教區、聖公會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堅持在限期前不會遵行。
教統局近日提出,在○五至○八學年成立法團校董會的學校,每年可額外獲得三十五萬元「起動費」,但只撥款至○八?○九學年;當局又會容許有關小學及中學可分別彈性運用每年三百萬及五百萬的津貼。有關建議被三教會指為利誘學校成立法團校董會。
陳日君指變相歧視
羅范椒芬等多名教統局高層,昨午與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聖公會教育幹事夏永豪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學校教育部執行幹事袁天佑會晤,閉門談判近一個半小時。會後四人出席記者會時,雙方針鋒相對,顯示「和談」失敗。
陳日君表示,當局提出的新方案,提早成立法團校董會的學校才受惠,變相歧視較遲成立的學校,「即係催迫我哋要成立。」夏永豪表明對會晤相當失望,「初時以為有啲彈性可以傾吓,𠵱家覺得局方要一意孤行,並冇半點退讓。」
羅范椒芬也承認,昨日是來向他們解釋新政策。她重申,學校成立法團校董會需求一筆經費,給予有關學校每年三十五萬元,屬實報實銷形式,絕無歧視成份,目前已有八十至一百間學校申請成立法團校董會。
羅太又表明,下星期一會如期將建議方案交立法會審批。陳日君則當面警告她說,若政府如實推行,「我哋惟有被迫採取法律行動。」羅太連忙勸他三思,「呢啲問題都要訴諸法律行動,對社會和諧唔係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