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 - 陶傑

第一夫人 - 陶傑

貝理雅的大律師太太彭雪玲到美國去演講,收了一筆三萬英鎊的演講費,給自己和首相老公惹來一場大麻煩。
全國輿論抨擊,說她不應該以首相夫人的身份在外面招搖「搵食」,尤其是她演說的時機,正值貝理雅訪問美國前幾天,分明是借她先生的國事活動之光,為自己個人的演說做宣傳。
在野黨、社評、學者,批評排山倒海。彭雪玲覺得很委屈,公開分辯,說以前保守黨首相戴卓爾夫人當政時,她的丈夫丹尼斯戴卓爾,也一樣藉太太的首相地位在美國演說過,也一樣收過錢,那時你們為甚麼不寫她?現在婦女的專業地位高了,首相太太也可以獨立謀生,為甚麼偏挑中我?這不是歧視女人是甚麼?

不分辯猶自可,一分辯,更把反對者惹火了。許多精英人物再反擊:第一,丹尼斯戴卓爾從來沒有像你那樣趁太太外訪前去美國演說賺過一筆;第二,他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過氣人物,不應該與這個人相比。
反對者更給她出難題:請把不該賺取的三萬鎊捐出來給慈善團體,顯示一個第一夫人的風度。
這下可灰頭土臉了。彭雪玲捐也不是,不捐也不是:捐嘛,當初沒有馬上就做,遲至今日,迫於輿論壓力,公眾不再感激;不捐呢,頑固到底,一副貪財的樣子越來越難看。丈夫貝理雅一聲不敢吭,怕一說話支持太太,自己也捲進這宗不大不小的醜聞,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大談甚麼歐盟前景和非洲債務危機,一面偷眼瞄瞄老婆,故作鎮定,實際心焦如焚。
美國過氣女明星珍芳達,剛好此時來英國宣傳新出版的自傳,也被BBC電視台請上公眾論壇節目,現場觀眾紛紛問這位女權領袖:她說她很委屈,受到性別歧視,你怎樣看呢?
珍芳達本來罵起布殊時口若懸河,此時作客別人的國家,也不敢明目張膽「干涉內政」,只好當和事老:女人能憑自己的本事演說賺錢,是好事,不過她如果能把錢捐出來更好。現場觀眾見來了救兵,拚命鼓掌。
民主社會就是這一樣好:管你是甚麼第一夫人,行差踏錯就有你好看。貝理雅夫人一定很後悔:在美國演說,賺了一點外快,沒有偷,也不是搶,光明正大,為甚麼要受到全國的揶揄和羞辱?我做錯了甚麼?
她沒有錯,錯在投錯了胎。如果她是另一個國家的「首長夫人」,還可以當電力企業或電訊公司的上市公司主席,大搖大擺地到外面去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