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未有諮詢 體院變馬術場<br>20體壇精英黑衣抗議

不滿未有諮詢 體院變馬術場
20體壇精英黑衣抗議

【本報訊】二十多名身穿全黑底色、印有白色大字「我們有明天?」T恤的精英運動員,昨日就「協辦○八奧運馬術而遷徙沙田體院」首次會見傳媒,表達不滿政府未有周詳計劃及諮詢下,向外界宣稱要遷徙香港精英運動的「少林寺」──體院,並坦言他們的「專業」有被漠視的感覺。 記者:徐嘉華

懷着七個月身孕的奧運金牌選手李麗珊,昨日以「運動員協會」執行委員會會員的身份說:「體院給我們一個『家』的感覺,讓本港運動員可以全神貫注、無憂無慮地受訓,為香港爭光。但是,最近傳得熾熱的搬體院一事,我們都是從報章中才知道,這給運動員一個不明確去向的感覺,絕對影響心情及訓練質素。」她表示,他們並不是完全反對體院搬遷,大前提是有關當局是否能承諾給予一所像體院一樣「一站式」(包括各類訓練場地、健身室、科研設施及宿舍等)的精英培訓基地。

盼有美好明天

香港體院自八二年以銀禧體育中心成為本港精英運動員的一站式訓練基地後,過去二十多年,香港精英運動員在大型運動會屢獲佳績,包括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中,「珊珊」為香港奪得首面金牌。現在運動員真的要遷離體院的話,香港是否有一處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訓練基地頓成疑問,這是否表示香港體育有倒退現象呢?這都是一班精英運動員所關注的。
昨日發起記者會是「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與會有正、副主席洪松蔭及倪文玲,現役精英運動員達二十多人,包括「珊珊」、傷殘劍擊金牌得主馮英騏、三項鐵人李致和、滑浪風帆教練黃德森等。他們穿着黑色T恤表示對本港體育前景的不明朗,白色字是渴望一個美好的明天。會上還有一個巨型望遠鏡,鏡面有裂開的○八北京奧運標誌,意指冀望港府能有遠見,不要看一時辦馬術的虛榮心,而遷徙體院這個香港精英運動員的「少林寺」;影響他們備戰未來多項大賽,包括十月全運會、明年多哈亞運、○八北京奧運及○九香港東亞運等爭取獎牌的夢想。
「運動員協會」昨日將新聞稿交予特區政府,並向政府提出要求,包括承諾提供一所精英體育培訓基地、提供一個長遠的體育發展政策及尊重運動員的意見,提高透明度。據悉,國際馬術聯會仍然堅持要在北京舉行奧運馬術賽,結果料於下月初在新加坡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揭盅。

李麗珊認為體院的「一站式」服務令她可以安心在那裏接受訓練,才有現在的成就。

體院有三十多年歷史,當中訓練出不少本地精英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