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北京強勢操控之下,特首補選在曾蔭權一人表演兩星期競選騷後落幕。曾蔭權昨日遞交壓倒性六百七十四份選委提名表格,另獲三十四份選委支持同意書,將掃走其餘兩名有意參選者,自動當選成為新特首。各界批評曾蔭權在選委們被迫表態支持的情況下,盡取大多數提名,違反國際公約中選舉需符合公平的原則。有學者指曾蔭權沒經過真正選舉考驗,只是「虛假的強勢」特首。 記者:羅偉光
獲七百零八名選委簇擁登上特首權位的曾蔭權昨前往選舉事務處遞交提名表格後,沒有即時宣布勝利,僅表示所收到的選委支持承載着不同界別香港人的期望與囑咐,反映市民對他的認同和支持,他感到心情興奮,亦感受到更多承擔。
由於選委會只有七百九十六人,曾蔭權獲得最少七百零八人支持,意味其他兩名有意參選者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及立法會議員詹培忠無法取得一百個所需選委提名,曾勢將自動當選出任新特首。
「虛假強勢無經選舉考驗」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戴耀廷昨向本報表示,曾蔭權盡取大多數選委提名的手法,可能違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要求選舉需符合公平的原則,他指出由於特首選舉需公開提名,而提名人數不設上限,故提名實質上等同公開投票,曾蔭權盡取大多數選委提名,令其他人不能參選,使選委失去不記名投票自由表達意向的權利,這種競選手法不符合《公約》要求選舉需公平進行的原則。
戴耀廷稱,若有人以此入稟以司法覆核挑戰特首選舉結果,他相信會獲法院受理。他又說,曾蔭權雖獲逾七百人支持,但若舉行不記名投票,未必能取得同樣多票數,「曾蔭權犯咗(前任特首)董建華同一錯誤,以為七百幾人支持等於有七百幾票,其實呢種只係虛假的強勢,無經過選舉考驗。」他說,日後應修訂選舉條例堵塞這漏洞。
詹培忠昨批評,這次特首補選不公平,「有提名、冇選舉,嚴格嚟講,已經違背咗公平競爭。」他直斥曾蔭權及其競選辦公室與一些中方人士,以不同手段向選委施壓,「曾蔭權同競選辦做得好過份,選委感到好大壓力,唔畀提名唔得。」
詹培忠又透露,不少中方人士向他施壓要他不參選,「有中方朋友同我講,你六月三日好走喇(退選)。」他又強調自己「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權、不求理想」,並非藉此換取公職,「我唔會做人大、政協,因為我唔係俊傑,我唔識時務。」他說由於提名他的二十一名選委受到很大壓力,故不會公開其身份。
薛鳳旋:獲支持只是幻象
罕有地提名李永達參選的全國人大代表薛鳳旋昨日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若曾蔭權提名不夠數他會義無反顧提名曾,但目前公開提名而且不設上限「迫人表態」的制度,卻令選委會「聲譽掃地」,他希望盡一票之力令選委可在不記名投票中真正表態。
薛鳳旋續稱,董建華連任時讓他自動當選已犯一次錯,今次不能重蹈覆轍,應避免「迫出一個扭曲嘅選舉結果」,「曾蔭權有信心嘅話,應該畀八百人投票,得到真正嘅支持,新特首先有認受性。」他形容不經選舉產生的新特首,獲得的支持只是「幻象」,「提名嘅人心入面真正諗乜,我哋唔知。」
不少選委均指北京強勢主導這次選舉,中文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陳健民認為,中央今次對特首補選的干預,較去年立法會選舉更嚴重,因今次只有八百名選委,中央可以直接干預、左右選委決定,手法較內地選舉更差,「內地都有差額選舉,𠵱家香港連差額選舉都無,重要變成公開投票,支唔支持曾蔭權全部公開,冇晒投暗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