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相信「老嚟」的人,甚麼叫「老嚟」?即是在某重要事情揭盅之前,你會慣性做某些事,而當你做了某些事之後,那件重要事情又有好結果,那些你慣性會做的某些事便是「老嚟」的事。再簡單點,例如:新春期間會穿紅衣服、開工前會先上一炷香、電影首映前會先剪一個靚髮等等。
寫劇本方面,每次寫定稿的地方都是在澳門。開新劇前,當大部份事前工夫都已有了頭緒,即是卡士人選已定,景也看了個七七八八,腦海中已有了時、地、人的景象,我與編劇便會起程到澳門閉個三數天的關。怎樣說也算出了埠,可暫時離開一些俗務,專心一點寫劇本。我們每次都盡量住同一間酒店,到以前吃過的「老嚟」食肆吃飯,這習慣已維持了好幾年,好幾齣戲的定稿都是這樣完成。先到十月初五街附近的一間街坊食肆吃話梅豬手、蒸魚、乳鴿及喝豬肺湯,每次都在對面的小辦館買一瓶約五十元的沙樽葡國玫瑰紅酒,夥計們都已稔熟,每次見面都會笑着問候一聲:「點呀?就快開戲嗱?實掂嘅!」就是需要這類型的祝福,信心似乎也跟着增強了。葡京的焗豬扒飯及國際麵家的豬手麵也是我們的「老嚟」食譜,吃齊了這些「老嚟」食物,腦中想到的也彷彿是「老嚟」的好橋。
回程的船上,手中拿着厚甸甸的一叠稿,跟編劇作最後審讀;船泊岸,手裏的一叠「老嚟」的白紙黑字令心情踏實,有定稿便一切好辦,各部門隨即按本子辦事,火速行動。幹電影這一行除了必須努力之外,也實在非常望天打卦,既然一直如此便「老嚟」,於是將會這般一直「老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