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股票經紀只需聽從客戶的指示,落盤買賣股票,但現時投資者的要求已不限於快捷,還要收取更多市場資訊,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加上香港普遍被內地投資者視為投資環球市場的平台,能提供專業資訊和獨特市場分析的客戶經理,自然更吃香。
時富金融尊尚客戶部副總裁李易明早就立志要在財經界發展,他坦言入職時富之前,對股票經紀相關工作的理解是多勞多得──只要肯付出,便有合理回報,這正是吸引他入行的原因。
提供資訊服務多元化
李易明指出,尊尚客戶部的工作不同於傳統的股票經紀,「我們不是落盤機器,而是提供一整套的投資服務。」他提供的產品不只股票和證券,還包括期貨、基金……只要客戶有需要都會提供。而替客戶落盤,進行買賣交易和處理其戶口資金外,亦會提供金融市場的資訊,因此要不時跟客戶保持聯絡,跟進其投資進度。
難忘911幸化危為機
他坦言要介紹合適產品或推介某一產品時,無疑會有壓力,譬如客戶想作短期投資,又願意承擔風險,便介紹期貨或認股證等,憑恃的是個人的市場觸覺,「這既是經驗的浸淫,也需透過努力不斷的吸取相關知識和資訊。」平日下班後,他會花3、4小時上網,留意環球市場的變化及最新資訊,看財經新聞、資訊雜誌及上網等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最難忘是911事件發生,當時李易明才剛回到家,看到電視新聞,想到金融市場勢必受影響而引起波動和混亂,便立即趕回公司,「到公司即時分析市況,逐一聯絡客戶為他們作部署,例如建議將部份股票平倉,待日後低位購回,或沽空期貨以減輕損失,那一晚通了近300個電話,次日繼續留守公司,監察香港股市的變化。」雖然一額汗,總算順利過關,客戶都沒有很大損失。
金融市場風起雲湧,除了內裏的變化,外圍因素亦往往造成影響,李易明直言,初入職時壓力很大,「因此我們反應要快,而且要開放思維,想法和做法要隨市況而變。」
產品多樣淡市保收入
客戶經理的收入結構跟經紀一樣──底薪加佣金,難免受市場淡旺季、投資氣氛或偶發事件如大型招股活動等影響而浮動,差距可達一兩倍。李易明卻認為,只要開拓更多服務,提供較多元化產品如收息股等,則淡市時亦能保持穩定的收入。
至於工作滿足感則來自客戶的信賴,因為這正正反映他提供的資訊及服務得到認同。李易明說:「記得有位客戶最初的投資金額只有數萬元,我不時為他提供一手市場資訊、分析報告和實用的增值資料,漸漸得到他的信任,將在其他公司的資金都轉到時富,資金增至數百萬元,還介紹不少親戚朋友來,現在大家都成了朋友。」
兼任顧問聆聽和安撫
要與客人建立長遠關係,他認為聆聽和冷靜最為重要,先要聆聽客戶的需要,「我們一如顧問,尤其遇上感性的客戶,作出一些不理智的投資決定,或因市道起跌而情緒波動時,便要聆聽和安撫,同時提供具體資料及分析,讓他可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記者:葉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