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密碼:交行招股書具參考作用

會計師密碼:交行招股書具參考作用

上星期IASB主席SirDavidTweedie到香港講解全世界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情況,以及實行上的問題。會計師要向他拜師的,不但只是會計準則這些枯燥的硬技術,最重要是他演講時那些英式幽默。如此沉悶的題目,他可以令全場無人打瞌睡,香港人實在望塵莫及。我在想,如果這篇文章由SirDavidTweedie來寫,必然會比我寫得精采。

齋講會計準則,絕對會悶出鳥來,只有用例子說明,才可以令投資者容易明白。可恨的是提早採用新準則的上市公司不多,無法引用更多年報作為例子。退而求其次,用招股書頂上。

選擇性採用新準則
交通銀行(3328)上市,可能大多數人都有申請意願,但招股書未必人人有興趣閱讀。不過作為一家將會在香港上市兼用國際準則做帳的銀行,其財務報表絕對值得認真的投資者參考。
交通銀行這份會計師報告並不容易閱讀──85頁紙、使用國際準則、3年財務數字、集團與銀行本身的披露,加上國內銀行獨有的經營環境,閱讀起來相當費勁。但某幾部份內容對投資者了解國際準則或香港的新會計準則的使用,還是有相當幫助的。
首先要聲明,香港今年開始使用的新會計準則,其實是與國際準則接軌。換言之,嚴格上並非由舊轉新,是徹頭徹尾採用另一套新款。但如果一直沿用國際準則做帳,今年1月1日開始,就可謂是由舊轉新。
交行是後者,三年的財務數字(02年至04年)是採用舊的一套國際準則,只選擇性地採用了4條今年才生效的新準則。

財報跨越新舊交替

哪4條?與東亞銀行(023)相似,都是提早採用了跟物業有關的新準則,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投資物業升值部份計入盈利」這方法。
但注意,這些新準則是在03年制訂,交行的3年財務紀錄跨越這新舊交替,就算提早採用,都不可以套用在新準則制訂之前,所以,這升值部份化為盈利,最早只可以(亦只有)在03年的財務紀錄出現。
投資者可能會感失望,這4條提早採用的準則,都並非影響銀行最深遠的罪魁禍首,那條高深莫測的39號「金融工具」,會如何影響交銀?

39號為貸款分類
別怕!招股書有交代。就算未有提早採用全部的新準則,會計師有詳列哪些會對交行有影響。而39號「金融工具」會令銀行的貸款(招股書內稱為「源生貸款」,太拗口駭人,所以簡化為貸款)重新分類。04年底,有近1600億人民幣的貸款會按照39號準則的定義,分為「可出售證券」、「遞延稅項資產」、「投資證券──貸款」、「交易證券」以及部份撥入重估儲備。
早前經已提及,在39號準則下,以上各分類後的金融資產入帳方法有異,例如「可出售證券」是以市價入帳,但盈虧會在儲備計算,不會影響盈利;而「投資證券──貸款」則以攤銷成本入帳,假如出現減值,會即時扣減盈利。這39號對銀行的影響,是要將以前籠統的貸款執位。
其他準則的改變,會計師都有解釋會如何影響銀行的財務報表。雖則交行未足以代表香港上市的銀行,但在資料貧乏的環境下,不失為投資者理解銀行如何受新準則影響之參考。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