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認股證之時,買入賣出價差價愈小,代表買賣成本愈輕。但擘價的闊與窄,除了與正股價位大小有關之外,還要考慮莊家提供流通性服務所承擔的風險。而市況波動與否,亦是在考慮之列。
如果市況淡靜,正股股價停滯不前,那麼認股證擘價就有收窄條件。例如近日滙控(005)股價一直在124-125元之間徘徊,每天升跌只是三兩個價位。有說因為認股證4441的問題,結算之前滙控股價也可能在4441行使價123.88元附近徘徊,這樣連帶其他滙控認股證也因為正股波動不大的關係,有條件開出較窄的差價。
可能有讀者會問,甚麼是「波幅」?如果用簡潔的說法,波幅就是正股股價的波動幅度,通常用正股回報率的標準差來估算。如果嫌這種方法太過數學,另外一個衡量方式就是看看股價的升跌幅。如果高低位相差大,代表波幅較高;相反,如果高低位相差小,代表波幅較小。對於莊家而言,他們比較關心正股的波幅是否很大,如果很大的話,其買入賣出擘價便要大些,才能把風險平衡。
影響認股證差價的因素有很多,而波幅是其中一個重要部份。無論是認購證還是認沽證,只要正股波幅上升,認股證差價便會提升。
單邊市差價闊
假如波幅上升之後,認股證價格擘價維持不變,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莊家把認股證賣平了,以低於合理價值之下出售,對於莊家來說,這是很不利的,特別是在對沖風險的情況而言。如果莊家要平衡風險,在正股波幅上升之時,應考慮把擘價拉闊,以降低所需承受的風險。特別在單邊市,股價勁升又或者勁跌的時候,擘價拉闊是很常見的。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