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宣傳新產品打鐵趁熱

英之見:宣傳新產品打鐵趁熱

國企期指尚差少許才到目標價,希望所料不差,昨晚外圍會有比較像樣的調整,連帶香港低開,可以順利食一次細胡。不過大市只是上落市,不要太執着4650這個水位,今天賺少一點也該把握機會平倉套利。
寫股評不宜太短線,可是大市太淡靜,寫得太闊便沒有趣味。何況筆者有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可以幫助推廣交易所的產品。國企期指賺五六十點已算頗為可觀,很多人未必看得上眼,可是按金低佣金平,其實是相當不錯的炒作工具,而且走勢經常獨立於恒指,相比之下不時更加吸引,例如今次沽空國期有幾十點,沽空恒指期貨卻得個桔。
宣傳是義務性質,不過做旺個市,對大家好處。炒賣國期其中最令人懊惱之處,是期指和現貨指數之間的距離相當飄忽,一時大折讓,一時有溢價,可以看中方向而沒收穫,主要便是市場深度不足的關係。若有更多人願意參與,上述的反常現象應該減少。

國期缺點也是優點
其實現貨指數是有3個價,分別是買入價、賣出價及成交價,一般人只看成交價,套戥活動卻是看買入價和賣出價,所以高低水未必代表有套戥空間,何況國期成交不足,就算有套戥空間,賺盡也不外幾十張。國企指數還有另外一個先天缺陷,就是成份股太過側重,所以高低水很可能被市場對個別重磅股的看法扭曲了。是有不足之處,不過筆者的態度是寬容處理,缺點往往同時也是優點,例如看好後市,國期有折讓,不時既賺方向又賺水。不應該因為效率不足就拒諸門外,筆者的經驗是一時蝕底一時着數,眼光不差的話,拉勻應該是有着數。
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是交易所的新產品,指數設計有可取之處,但要這個新產品流行,筆者並不樂觀。產品的成敗,最重要的關鍵不在產品質素,而是在於市場的認受性。富時25在8200到底是高是低,一般人沒有概念,更加不知下一個主要阻力位或者支持位在哪裏,還有個別重磅股波動衍生的影響,亦是相當重要,至今為止的宣傳,可謂相當不足。
做了才算,是筆者自己的哲學,但新產品建立形象要打鐵趁熱,不能寄望日後起死回生,應該要加把勁收復宣傳上的失地。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