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投資者在初接觸期權時,往往會被它的複雜性所嚇怕,不敢踏出第1步去了解,以至錯過了這種適合任何投資環境的工具,致令本身的投資歷程多走了冤枉路。
在此,筆者提出一些較易為初接觸者接受的組合,一種易明、易操作的收息組合「超遠價勒束式短倉」。
毋須救倉自動獲利
這種組合涉及的技巧接近零,亦毋須任何技術分析大市走勢,在建倉後更不需有任何救倉行動,可任其自動結算獲利。獲利雖然較少,但可給一些初接觸期權者感受一下期權的特質,了解操作上有甚麼要留意,為進入期權世界踏出第1步。
顧名思義,「超遠價勒束式短倉」是沽出一些超遠行使價的勒束式期權,例如沽出7月12800P(12點)及7月14800C(12點),一共收取24點期權金(1200元),按金要求為26500元。沽出這套倉很簡單,操作過程就像賣出股票般,只須向經紀發出「以12點沽出7月12800P」的指令已可,沽14800C亦一樣。
當建倉完成後,只須靜待個半月後的7月尾結算。只要大市仍在12800-14800這2000點範圍之內,24點期權金將可袋袋平安。以2萬多元按金在45天後可賺取約1080元計算,年息是32厘,所以筆者稱此種組合為「超遠價勒束式短倉」。
當然,有穩健的投資者會擔心,大市若暴升暴跌,上下2000點的波幅可能亦會被突破,一旦升上15200點或跌向12400點,扣除了所收取的24點期權金,仍要虧損376點。為了24點利潤而冒上無限風險,並不值得。
大市波幅愈來愈小
筆者想指出的是,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以筆者的經驗,大市暴升暴跌並不會隨意出現,尤其是暴升。筆者觀察到,現時大市已被衍生市場產品牽制着,波幅只會愈來愈小。
未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本港認股證市場的交易量已躍居全球第一,成交大增,意味着發行量亦很巨大,而在認沽證與認購證之中又以認購證之發行較多,而說穿了,發行認股證如同沽出期權,既然各大投資銀行發行了一定數量的認股證,當然不會輕易讓其超越行使價。各位有參與過炒賣認股證的讀者,對這點應有深刻體會。
以最近的滙控認購證4441來說,有心人不惜力壓滙控(005)在123-124元超過1個月,可以想像當市場存在大量認股證的時候,大市的波幅必然收窄。近1年大市每月波幅愈來愈小,與認股證大量發行不無關係。
本欄的跨期期權組合經過一周市勢之變化後,帳面上有輕微損失,但暫時仍宜按兵不動,靜候大市有方向才應變。現在應按原來計劃,當大市升破14000點並企穩,才以40多點增持6月142C至35張,中途可分4張1次地買入,務求以平均價增持。
筆者仍維持大市在6月可升上14250點的看法,原因是6月份是半年結月份,大市若要下試13500以下,理應在香港追加半厘息時借勢下破,而不應逆勢升上14038點。大部份以炒賣成績維持的基金,更無可能沽低大市,所以大市在沽壓不足下,成交雖然淡靜但亦跌不下去。基於此原因,筆者為了減低大市牛皮時6月買入的142C會損失時間值,本周將加沽10張7月134P(52點)及買入14張6月134P(12點),以平衡組合內的Call/Put比例。加倉後,整套倉之按金要求為56000元。若在未來1周大市守穩13870以上,便不用增減Put倉;若大市下破13740點,才以22點增持6張6月134P至20張,以對沖沽出的7月134P。
三菱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