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我到北京,為首都機場(694)的經理們授課,在小休期間,有學員問我如果人民幣升值,對首都機場的股價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學員會如此問,可見人民幣升值之事在內地也是討論得很熱烈,這群首都機場的經理們中,不少也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當然關心。
機場的營運成本是付人民幣的,收入則有美元、港幣及人民幣,內陸航機付人民幣,香港飛機付港幣,外國飛機付美元,因此,以人民幣角度來看,利潤應該是少了,但這應該是短期的,不必多久,機場必定有能力將成本的上升轉嫁給外國的航空公司。
首都機場的例子也可以應用在別的企業上,特別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他們支出付人民幣,收入則是美元,因此人民幣升值的第一個效果是利潤減少,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大,還會有財務上的壓力,做虧本生意。但是,相信不需要多久,成本必能轉嫁給外國的賣家,這也是美國力迫人民幣升值的目的:提高以美元購買的成本,並希望因購買成本的上漲而減少入口。
但是,日本與美國之間在過去20年的貿易經驗顯示,日圓升值不影響日本貨出口美國,80年代中,1美元兌240日圓,今日只兌108日圓,日圓升值超過100%,但今日美國貿易依然是入超,依然是赤字連年,日本貨輸美一點也沒有減少。
不久前,在香港一個飯局上,認識了金朝陽(878)的管理層,金朝陽為人所知的是位於銅鑼灣的商業大廈,因此基本上是隻收租股。銅鑼灣是自由行的熱門地點,租金自然大幅提高,因此,此股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番炒作,只是此股炒作波幅太大,趁低買入等下輪炒賣會比高追安全。在飯局上,我還認識了金朝陽在內地發展的一種相當新鮮的商業模式:原來金朝陽在內地多個城市與當地政府簽下一個合約,獨家承包地底管道的挖掘與管理權,今日,任何城市每天都有人在挖街道,今日是電力公司,明日是電話公司,後日可能是煤氣公司。金朝陽自己投資挖地下管道,然後租給電力公司、電訊公司、煤氣公司,這是一個不錯的新鮮概念。
中原地產正準備將數年前收購而來的利嘉閣上市,利嘉閣曾經是一家接近倒閉的地產代理,想不到施老闆接手後,不但能賺錢,還可以上市。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