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莊家成本炒輪客要分擔

理財智慧:莊家成本炒輪客要分擔

這個世界是沒有免費午餐的,任何服務的提供,也會牽涉成本問題,分別只是成本是由購買者、售賣者,又或者是兩者共同承擔而已。
認股證的流通性服務,是由莊家所提供的,而這種服務牽涉成本。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買賣認股證的投資者,當然要承擔部份費用。
作為流通性提供者的莊家,每分每秒也應該為旗下管理的認股證開出買入賣出價,讓投資者在想買認股證之時,有認股證可買;想沽售之時,亦易於脫手。
問題是,當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時候,買賣盤可能出現一面倒的情況,例如在大升市之時,買的人多,沽的人少,莊家便要淨賣出認股證;相反,在跌市之時,只有人沽而沒有人買,認股證很大機會變廢紙,那麼莊家因為職責問題,便要淨購入認股證。這些到期很大機會變廢紙的認股證,便變成莊家提供流通性服務的成本之一。

供求亦影響差價
要支持這些服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擴闊買入賣出的差價。上日本欄談及認股證擘價的問題,因為正股股價及認股證價格處於不同價位區間,因此很多時當正股股價波動之時,雖然只移動1個價位,但認股證卻要移動多個價位才能配合正股股價的波動。因此,認股證的擘價可能達數個價格位。
如果再考慮提供流通性成本的問題,認股證擘價便要再闊些,用來補償部份服務成本。一般來說,一些十分價內或價外的認股證,擘價會較闊,因為買賣的人較少。
如果比較認購證或認沽證的擘價,一般認沽證的擘價亦會比認購證的擘價為闊,這可能反映市場上不同種類認股證的供求問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