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個別大型股份有利好消息刺激,上周窩輪市場終於打破由恒指輪主導的局面,其中滙控(005)的表現極為搶鏡,上周四其相關窩輪成交佔窩輪市場比例,由平日8至10%大幅升至26%。事實上,滙控股價近3周一直在123至124元橫行,所醞釀的上升動力終於在上周三爆發,全日成交額接近20億元,周四的成交額更升至25億元,股價更一度上試125元。
由於滙控持有股權的國內第5大銀行交通銀行(3328)招股,市場對滙控於中國的發展甚為留意。滙豐銀行管理層指出,該行在中國的投資額已達50億美元,並希望經本身分行網絡經營的短線投資,資產回報率可升至15%至20%水平。
由於預期滙控美國消費信貸及香港業務改善,有證券行發表報告,將其05至07年盈利預測調升約4%,預計今年純利有140.98億美元(約1099.6億港元),投資評級為「中性」,加上集團在內地有不少投資項目,預計可望為未來整體盈利帶來進帳。
衍生產品提高彈性
不少投資者一直認為,滙控股價大幅落後,極有機會成為短期升市的火車頭。雖說滙控屬「有買貴,無買錯」之選,但到底現時是入市時刻,還是應待升勢確定時才追入,可謂眾說紛紜。肯定的是,只要投資者能有效地運用不同的衍生產品入市,自可提高投資彈性。
投資者若看好滙控的短期走勢,但又只想投放較少資金,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買入認股證,透過槓桿效應將潛在回報放大。市場上共有83隻滙控認購證及19隻滙控認沽證,Call輪的行使價由110元至148.88元不等。坊間揀輪一向是各師各法,筆者建議以貼價的條款為首選,以滙控為例,可考慮行使價125元左右的認股證。進取的投資者可考慮選擇輕微價外的條款,槓桿比率一般較高,但能在升市提供理想回報;至於穩健投資者則可考慮年期較長的Call輪,因每日時間值的耗損較低。
窩輪投資者在入市前,要對正股走勢有明確看法,訂立止蝕水平是指定動作。此外,亦要預計持貨期,若期間正股未有異動,投資者應考慮先暫時離場,再捕捉下個機會。
當然,窩輪屬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選擇,投資者應控制投資注碼,切忌投放過量資金,令整體風險上升。再者,窩輪投資必須與時間競賽,最理想的策略是速戰速決,以減低時間值流逝的影響,不宜長線持有。
一些未能貼市的投資者,可考慮購入ELI作為直接購股的另類選擇,但在入市前要先選定參考價(即最終接貨價)。近月滙控股價橫行,不少投資者部署在低於市價入貨,但往往未能如願,部份人士最終選擇折讓較少的ELI條款,除可在投資期內收取潛在回報,也有機會以發行日市價為低的價格購股。有些投資者甚至選取接近零折讓的條款。以現價124元為例,只要在投資期滿時股價能在122.76元(即參考價99%)或以上,投資者便可收取投資金額及回報。
要留意的是,投資ELI的回報是有上限的,不會因股份在投資期內大幅上升而改變。無可否認,投資者若看好正股的短線表現,直接購股的回報自然較投資ELI為高,但在市況牛皮或突然逆轉的情況下,ELI的固定回報能抵銷正股下跌的部份虧損,表現反而較理想。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email protected]
作者雷裕武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