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航運股PE偏低有原因

投資學堂:航運股PE偏低有原因

繼神華(1088)、交通銀行(3328)先後公開招股後,另一間內地的重磅股中國遠洋控股(1919)亦快將公開招股。據市場估計,在今年首6個月,本港上市的新股(包括中遠控股),大約共籌集了600多億元,這較去年同期的500餘億,增加了百多億元。
在去年上半年,集資額達百億元以上的股份,應該是中芯(981)及平保(2318),相對招股價計算,平保目前的股價表現不俗,中芯則尚在「潛水」,距當時的招股價2.69元仍有一段頗長路途。可見在去年上半年若單以招股集資額高來計算,大Size的新股「贏面」只是50、50。
綜觀去年上半年籌集了500多億元後,大市在去年7月只有輕微反彈,經7、8兩個月鞏固,直至9月才有真正突破。同時,若比較市場氣氛,好像去年上半年較佳,當時美國才剛開始調高利率,本港樓市仍在上升中。近期則有點不同了,最少「任三招」推出後,本港利率上調,對樓市的影響可能並非如「某些人士」預期般輕微。故這次港股在600多億「抽水」後,即使大笨象已「鬆綁」,但能否令港股真正升破14300阻力,則難料。
據報道,這次中遠控股的招股價可能介乎4.25至5.75元,發行22億多股,大約籌集120多億元。若以中遠的招股價計算,其招股預計PE約介乎6.5至8.5倍,是近期較低招股PE的一隻重磅股。
可是若進一步比較其他航運股,首先中海集運(2866)今年的預期PE大約為4倍,東方海外(316)的預期PE更低至3.6倍,至於其他亞洲區的同類股之PE亦大約為6至7倍。以此來看,中遠控股的招股PE不算太便宜。

BDI反映前景平平

另一方面,筆者更有興趣知道,為何航運股的整體預期PE這麼低?低PE的原因,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市場預期該行業前景欠佳,故不願以高價吸納,因而慢慢令其PE逐步下降。BalticDryIndex(波羅的海乾貨指數,簡稱BDI)是反映在海上運送各主要原材料所需價格的指標,故亦是航運業情況的指標。據報道,BDI已由年初的4500多點,反覆下挫至上周的2889點,累積跌幅達37%,反映航運業的前景平平,這亦解釋為何近期的航運股如東方海外及中遠太平洋(1199)的股價持續偏軟。
BDI雖然反映航運情況,但由於航運與商品期貨等原材料之需求可謂息息相關,故BDI下跌,某程度預期原材料等商品期貨價格將回落。附圖是BDI與油價之比較走勢圖。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