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開了一家「七.十一」。這在我們那個住宅區來說,是樁新鮮事。在此之前,那麼多年了,在深夜營業的,只有兩家酒吧,酒吧結業之後,一個山頭上,到了半夜,就四野寂靜了。
這一帶,是不是需要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呢?在深更半夜,附近的居民會在那裏買得甚麼必需品呢?是桌上應急的即食麵?還是床上應急的避孕套?
現在已是半夜三點了,坐在窗前寫稿,透窗看去,那家「七.十一」在寂靜的四野中亮着燈,等着夜貓子光顧,像個夜幕中的守衞,有點忠心,也有點癡心。畢竟,這裏不是鬧市。
由此想起日本溫泉區的小麵館。
在溫泉酒店外面,總有一家小小的拉麵館,晚上九點左右才開始營業,或在檐下掛盞燈籠,或在門口豎個燈箱。店面裝修得很是簡單,廚房就在櫃枱後面。
酒店的住客臨睡前泡了個舒適的溫泉澡,也不管是盛夏還是嚴冬,穿着浴袍,趿着拖鞋,手裏拿着房間的鎖匙,一搖三晃便朝小麵館而去。
推門進去,一聲招呼,你才看見一對老夫婦其實已在店裏打盹。老太婆眼矇矇來倒水招待,老頭子走去櫃枱後面開火煮水。那情景隨意得來又很親切,好像他們之所以不睡個囫圇覺,完全是因為等你來吃這碗麵。尤其是在冬天,外面天寒地凍,飄着鵝毛大雪,半夜兩點,一對睡眼惺忪的老夫婦為你做一碗濃香的北海道拉麵,在蒸騰的水汽中,覺得自己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