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之有理:海螺具復甦概念

然之有理:海螺具復甦概念

安徽海螺水泥(914)主要業務在中國從事開發、生產和銷售高標號水泥及優質商品熟料,其產品大部份用於道路、橋樑、房屋等基建和建設項目。由於中國於去年第2季開始採取宏觀調控措施,水泥需求下降,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導致水泥產品價格大幅下滑。集團今年首季盈利大幅下挫,股東應佔溢利為2166萬元,較去年同期急跌95.11%,巿場普遍預期集團今年業績將會出現大幅倒退,因此,投資者不斷在巿場沽售海螺,股價自去年4月高位約14元水平反覆回落至目前7元水平,累積跌幅50%。
然而,筆者認為,集團短期業績無可避免會受到宏觀調控措施所影響,但長遠而言,這次調控對集團是有利的,因為促進了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加快了落後生產力的淘汰速度,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部份省市制訂了相關政策和結構調整的中長期規劃,如浙江省計劃今年陸續把約50%落後的立窰水泥淘汰,到2007年時則將「小水泥」全部淘汰;上海巿計劃到2006年時關閉20間年產量在100萬噸以下的小水泥廠。當落後的水泥廠遭淘汰後,巿場供應量減少,集團在未來所面對的競爭壓力將可獲得紓緩,對集團的營運狀況有正面幫助。

鄧普頓摩通先後增持
筆者預期,估計2005年及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分別達8%及7.5%,基礎建設仍會按照實際需要興建,水泥始終有一定需求;加上,集團所生產的水泥屬高品質標準型號水泥,需求量會較大。此外,集團6條新增熟料生產線、銅陵海螺第二條生產線、中國水泥廠和雙峰海螺水泥生產線陸續投產,有助提高集團營運效率;一旦行業整固完成,再度步入增長期,以其處於龍頭地位,相信能最先受惠。水泥價格已持續調整了一段時間,預期下半年可轉趨穩定,雖然水泥行業尚未確定走出谷底,但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有個別金融機構如鄧普頓基金及摩根大通先後分別於4月及5月增持海螺,反映投資者並非再一面倒看淡其前景。筆者認為,可把海螺列入復甦概念股份的觀察名單內,一旦確認水泥業扭轉頹勢,可考慮再度吸納。
姚浩然
興旺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姚浩然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