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盟的紡織品貿易談判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化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貿易糾紛。中國同意由昨日至2007年底,限制10類中國出口歐洲的紡織品,每年出口量增幅為8%至12.5%,歐盟則在08年全面開放市場,有關協議仍需獲歐盟25個成員國通過。
【本報訊】國家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與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就中國部份出口歐洲的紡織品問題談判,經過10小時討價還價,兩人終在昨日凌晨簽署備忘錄。歐盟承諾對來自中國的棉布、T恤、套頭衫、褲子、女裝襯衫、床單、女裝連身裙、胸衣、桌布、亞麻紗等10類紡織品終止調查。
08年起全面開放
雖然歐盟仍限制中國08年前紡織品出口,但允許出口量有合理增長。根據備忘錄,10種中國出口紡織品每年出口量增幅為8%至12.5%,直至08年歐盟全面開放市場。
中新社引述曼德爾森表示,中歐雙方將就中國紡織品出口共同制訂過渡性的「增長幅度」,歐盟所同意的增長幅度,包括已經啟動特別調查的絕大多數產品類別,現有的增長幅度可持續至今年底,至於06與07年,歐盟將向上調整增長幅度,以保證08年向中歐紡織品「全面自由貿易」平穩過渡。
「我們敬你一尺」
另一方面,薄熙來與曼德爾森達成共識後,他不點名批評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他說:「與其他部份國家不同,歐盟並未對中國採取單方面措施,而是以友善的態度協商解決問題。中國有句老話『你敬我們一寸,我們敬你一尺』。」
上月,美國在不足一星期內,兩度宣布對合共7類進口中國紡織品設限,其後中國財政部雖然大幅增加74種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多數紡織品稅率增幅高達5倍,但因美方未有回應,中方在上月底突撤銷81種紡織品出口關稅,包括原定提高出口關稅的74種紡織品。
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昨日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中國跟歐盟及美國在紡織品方面最近的糾紛,因為很多紡織品投資是香港商人在外地投資,所以對於香港經濟和香港的就業各方面都有一定影響,港府高度關注。
唐英年:有利港商
唐英年又說:「薄熙來與歐盟的貿易官員坦誠協商是好事,因為他們能盡快達成協議,可減低對本港投資商人的不穩定因素。」
紡織品問題暫時解決,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下月將針對來自中國及越南的自行車,徵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以抑制廉價產品進口。報道指出,歐盟委員會日前提出了自行車建議草案,將進口自中國的自行車關稅提高至48.5%,並首次對越南產品施加34.5%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