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環署公布全港蚊患最新情況,發現登革熱病媒白紋伊蚊漸趨活躍,其中以黃大仙及大圍蚊患最嚴重,五月份誘蚊產卵器指數較四月份增加逾倍,相信指數在未來數月會進一步攀升。食環署又在市區多處發現致命日本腦炎的病媒三帶喙庫蚊,包括維園、順天邨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記者:蔡元貴
最新發現日本腦炎病媒庫蚊的市區黑點是秀茂坪順天邨,食環署人員於五月一日至六月八日期間,在順天邨山邊發現三帶喙庫蚊的成蚊;發現庫蚊的地點還有港島南區及東區、大嶼山、西貢等等。該署顧問醫生何玉賢說,雖然經化驗的樣本並未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署方已加強有關地區的防蚊措施,並為其他參與防蚊工作的部門及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支援。
黃大仙中大圍指數高
日本腦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透過蚊子傳染人類和動物,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人類可感染日本腦炎,患者會出現頭痛、神志不清、昏迷,死亡率達百分之五至三十五。觀塘區議員柯創盛對於順天邨發現庫蚊表示擔心,因為邨內的山坡是晨運客常到的地方。他指出,順天邨的屋邨管理外判後,邨內環境衞生質素明顯下降,成為蚊患溫床。
食環署昨指出,五月份的誘蚊產卵器指數為百分之九點九,遠高於四月份的百分之三點四,相信指數會再進一步攀升。在地區層面,十六區的分區誘蚊產卵器指數超越百分之十,其中五區的指數更進入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警戒範圍,包括黃大仙中及大圍(均為百分之二十八點八)、上環(百分之二十六)、藍田(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及東涌(百分之二十)。
登革熱是一種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經由白紋伊蚊傳播。患者會發高燒、嚴重頭痛,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出血及休克,甚至死亡。
何玉賢警告本港人口稠密,而登革熱病媒又在本地常見,所以香港會受到此疾病的威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證實一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患者為一名二十一歲的新加坡女子,她於五月二十七日到香港及內地,五月三十一日發病,六月六日送入威爾斯親王醫院,十日出院,現已康復。本港今年累積至今的登革熱個案共七宗,全由外地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