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派定心丸難釋疑竇

國際視野:派定心丸難釋疑竇

美國長債孳息為何疲弱如斯,從傳統智慧分析,皆因人人不看好未來經濟前景。年前三番四次發生事故,經濟搖搖欲墜,尚幸政府和央行合力力挽狂瀾,才能逃過厄運。可是「人為」的力量,是否便能促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點實在值得商榷。
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剛出席國會兩院聯席經濟委員會作證時大派「定心丸」。格老指整體經濟相當穩健,但卻不諱言道明當中仍存在一些風險,原因是經濟失衡和油價導致出現不明朗情況。至於通脹則保持溫和,但已將去年底預測的2%調高至2.9%,並表示仍會繼續加息。

格老僅作短期預測
本欄早於去年已大膽、肯定預測聯儲局加息「絕不手軟」,到目前為止證實準確,其實理由簡單不過,在經濟因不同事故受到衝擊時減「過龍」,現在只是循序漸進地將之回復「中性」而已,何況經濟表現確實不俗(去年經濟增長錄得3.9%),通脹又見冉冉上升,又哪會將(加息)步伐慢下來?有人指長債孳息滑落,或影響FOMC調高利率之決定。債券價格之升跌,根本不在決策者調節利率考慮範圍之內,是供求因素、是炒賣活動,無從稽考,總之是個謎團,又怎會將不確定性之元素加入作決定?
然而筆者總覺得這個「謎團」並不簡單,正如文前所說,儘管格老大派定心丸,並指經濟下半年可望好過上半年,但這只是短期的預測,長期將如何,連一點啟示也沒有。當然格老又不是神仙,短期之事也未必拿揑得準,又怎去測未來之事,以其說話也經常模稜兩可之性格,更不會胡亂猜測。不過長債表現反常,必有妖孽,硬是感覺uncomfortable!?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