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廣泛超想像 包括解釋搶包山<br>通識科模擬試題嚇窒教師

內容廣泛超想像 包括解釋搶包山
通識科模擬試題嚇窒教師

【本報訊】高中通識教育科進行諮詢以來,往往被批評是「吹水科」,當局昨再舉行大型諮詢會,並公布數條模擬試題,其中包括長洲復辦搶包山的看法。但當局此舉未能為教師「壓驚」,反把他們嚇窒,有教師看過模擬試題後直指內容比想像中廣泛,憂慮授課有難度。 記者:倪清江

教育統籌局和考試及評核局昨於浸會大學的大學會堂,舉行兩場高中通識教育科諮詢會,共有約八百名中學教師出席。會上官員簡介通識教育科第二份諮詢稿,並首次按該科六個教學單元,列出六條模擬試題(見表)。

拿揑教學內容不易

不少中學教師都擔心該科公開試考核形式及內容,當局昨派給教師的模擬試題,其中一條以復辦長洲搶包山活動作擬題內容,要考生解釋市民支持復辦原由,再推展至說明全球化對本土文化影響。
該六條問題全屬開放式,考生要提出個人觀點,沒有既定答案,以考核其分析力,卻被教育界批評「吹水」成份嚴重。
一名參與諮詢會的教師批評試題設計欠佳,如該條提及本港旅遊業的長題目,兩條問題都非直接問及旅遊業;而另一條問及外表對青少年的影響,卻拉扯到傳媒。他批評:「內容太廣,要教好多嘢,好難掌握點樣教。」考評局委員會通識教育科主席黎樹濠表示當局會聽取教師意見。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從模擬試題看,該科考試「乜都可以問得」,又不着邊際,教師要準確拿揑教學內容極不容易;他擔心評卷員改卷也不容易,「二十人改卷,都會有唔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