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端午讀離騷 - 李怡

李怡專欄:端午讀離騷 - 李怡

今天是端午節。民主黨昨天發表民調,受訪者中有54.7%期望新特首訂立普選時間表,不贊成的有16.1%。
對市民這項期望,曾蔭權早前已拒絕,並以少見的大聲回答梁國雄:「不會」。
端午節懷屈原,想到的是他的《離騷》中一句:路漫漫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民主,路漫漫;七一,仍要上街求索。
…………………………
曾蔭權首次落區接觸市民,但安排混亂,大批記者簇擁,場面接近失控,曾連與市民握一下手的機會都沒有。民建聯主席馬力說:「煲呔應第一時間找我們嘛!我們有多年經驗,可以安排他同市民對話。」
安排一批愛國老人,維園阿伯,北角愛國阿嬸,對話談些甚麼,早有安排,傳媒也懶得採訪,當然場面會是相當安靜及有秩序了。
…………………………

民建聯與工聯會最有經驗的一次「安排」,是○三年七月一日那一天,佔住大部份足球場,一車一車旅遊巴士接載老人、街坊來慶回歸,然後去飲茶、吃飯。讓數十萬反二十三條、要求民主的市民擠不進維園。煲呔要不要第一時間找民建聯搞搞這種活動?
…………………………
每天到教堂祈禱的天主教徒曾蔭權,以「曾蔭權選舉辦公室」信箋致函六十個堂區神父,請求信徒為行政長官選舉祈禱,以求選出天主所悅納的特首。函中說,他會「聆聽港人意見」,有信心「依照基督信仰行事」。
但有天主教團體幹事稱,「過去數年,未見曾蔭權參與的政策有回應信仰的要求」;又有幹事稱,早前天主教團體約見他,他則以事忙為由未有安排。
中文諺語有「臨急抱佛腳」,曾可謂「臨急抱神腳」也。
…………………………
有神父以筆名在專欄回應曾蔭權的函件,希望曾當選後,不要像董建華,只同富人吃飯,也「能同社會上低下的人吃飯……要盼望,將來曾蔭權有機會同六四的死難者家屬一起吃飯」。
即使曾蔭權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同六四死難者家屬「見面」呢,更遑論「吃飯」!
…………………………

曾蔭權接受訪問,表示反對香港電台播賽馬及辦金曲頒獎禮。
香港親中人士對港台擁有「編輯自主權」早有不滿,在回歸後不久先由徐大炮發難,此後三不五時就向港台發炮。無奈董伯一直想不到向港台下手的好辦法。曾蔭權是否找到了向北京表忠、又能顯示「強政」的港台軟穴位?
…………………………
據悉港台大約兩周前,即曾蔭權作「訓示」前,已向馬會暗示,九月起的新馬季,港台可能會結束三十五年來從未中斷的賽馬直播安排。如今曾氏公開「訓示」,反令港台高層擔心,若照「新領導人意旨」辦事,會影響港台編輯自主權的形象。
也許對事情可作反向思考:說不定曾氏已接到港台擬停播賽馬的消息,他才故意作「訓示」,目的正是要打擊港台「編輯自主權」的形象。
…………………………
有署名ThomasYeung的網友,在本欄網頁留言,說他參加公民教育委員會主辦的「國民教育國際交流研討會」的感受:「港府的官員聲稱國民要對國家有認知,有感情,說穿了,其實是將愛國主義教育重新包裝然後推銷。英美講者強調公民的權利義務,側重個人主義和世界公民;但與會的人多數強調中國國民身份的認同與對國家的感情,以國家為中心,與英美的講者以個人為中心的公民教育不同。」
公民教育委員會諸公看到這種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