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張,年紀大了,對許多新潮事物都不甚了解,尤其是款式日新月異的電器。早前家中的舊電視壞了,兒子沒空替我修理,只好到電器舖添置一部新電視。我走進一家聲稱專賣平價電器的店舖,並選擇了一部售價一千八百元的日本品牌二十五吋電視機,並即時付六百元定金。
電器店職員收取定金及開單後,才施施然告知我所買的電視只是「AV」機,只供播放卡拉OK或影碟之用,要收看本地四個電視台,轉台時要重新「追台」;若要如一般電視機般轉台,便得額外加錢購買一個調校器。
我不太懂這些玩兒,便信以為真,最後在店員游說下購買另一部價值三千多元的日本製電視機,店員又答允回收我的舊機,最後我以二千六百元買了該部電視機。
當電視運抵家中,兒子發現該部店員聲稱是日本製造的電視機其實是在中國製造,市價不過一千三百多元。
我感到受騙,即向該店要求退貨,但遭拒絕。經多番交涉,該店才願意讓我換另一部較便宜的電視機。
專家之言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說,顧客選購電器時,付款前應向職員查問清楚有關電器的功能,若事後發現電器店職員存心欺騙,可向該會求助,向有關公司追討。多間電器舖職員均表示,應該不會有不能追台收看電視的電視機。
根據真實個案改寫,文字由本報記者整理
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