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廉政公署昨日證實,四名觀塘區議員與另外八名人士涉嫌於○一至○四年間,以虛假單據向區議會申請資助最少十五項地區活動的經費,廉署並發現部份單據的金額有被誇大之嫌,他們被指涉嫌詐騙區議會合共約二十六萬元。十二人全部獲准保釋外出。 記者:謝明明、雷子樂、陸羽平
據悉,今次被捕的觀塘區議員包括民主黨的羅俊毅和李寧,以及同樣來自民主派的蔡澤鴻和蘇冠聰,其中李寧及蘇冠聰均曾任民主黨立法會前議員司徒華的助理。其餘被捕者包括兩名區議員助理,當中一人為觀塘區民主派區議員蘇家豪的助理陳惠達;兩名前任區議員助理及四名分別於觀塘區不同地區組織任主席或職員的人士。
廉署今年初接獲貪污舉報,指控涉及觀塘區議會批核資助款項的程序,經調查後,廉署本周三展開代號「候鳥」的行動,拘捕上述十二人。被捕者涉嫌向觀塘區議會提交懷疑虛假的報價單及收據,以申請經費資助多項地區活動,有關報價單及收據聲稱由多個承辦商發出,但廉署發現該等承辦商已停止運作,或根本不存在,部份收據上的金額甚至有被誇大之嫌。
收據上金額被誇大
據悉,最少有十五項於○一年至去年期間舉行的地區活動,包括親子活動、中秋賞月、文化節目、街坊聚餐等涉及該案件,被捕人士涉嫌透過上述手法以圖取得每項活動經費的撥款上限,廉署相信被捕人士涉嫌向區議會合共詐騙約二十六萬元。
有區議員透露,今次廉署指多名民主派區議員涉以假單據欺騙活動費,主要是指一些由區議員成立或主持的地區組織所辦的活動,這些地區組織大多在所屬區議員辦事處內「掛單」,負責運作人員與議辦職員可能是同一批人。區議員可以透過有關組織向區議會申請撥款,再與議辦合辦活動,由於搞手是同一批人,有時為求方便,帳目開支「難免調來調去,總之條大數啱就算,結果成盤數變成好亂。」
有民主派觀塘區議員稱,廉署今次追查的事件在三、四年前發生,有關團體帳目本已不甚齊全,經過多年後帳目更混亂。該區議員又稱,由於申領撥款團體與議辦是「二為一體」,就算多領款項,最終都會用在地區上,故不少議員不以為意,才出現今天局面。
定期抽查撥款申請
被拘捕的蘇冠聰昨出席觀塘區議會會議後表示,廉署日前曾邀請他澄清一些資料,但他不肯透露詳情,只強調廉署的調查只涉及○四年前的事,與他出任公職無關。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表示,今年已加入核數機制,定期抽查撥款申請。民主黨立法會前議員司徒華稱,對案件不了解,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