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率團訪京

任志剛率團訪京

【本報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率領銀行學會訪京團於北京表示,人民幣滙率何時可增加彈性雖是一個熱門話題,但不預期是次行程會討論,及會有任何新發展。

今與周小川劉明康會面

他指出,人民幣改革是有一個清晰目標,涉及長遠工作,目標是增加滙率的彈性。現時事件似乎多了一些政治因素在內,於時間掌握上有商榷餘地。但何時進行,最終仍要視乎內地情況及金融體系的發展,金管局本身於這方面不會有意見。
任志剛昨日率領本港銀行學會代表訪京團,今日將與人行行長周小川及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會面。
對於金管局最新一期《觀點》中指出,現時是適當時機研究負債證明書(發鈔行以此扺押發鈔)與總結餘之間的互相轉移問題。任志剛指出,於貨幣基礎內,不同組合會有不同兌換,若組合之間兌換安排能統一,亦值得研究,惟這方面主要涉及與發鈔行的洽商,金管本身持開放態度,亦不急於這樣做。
任志剛在文中指出,自聯滙制度實施起,負債證明書的兌換保證已存在,也是當時聯滙的唯一特點。之後,金管局將貨幣管理焦點轉移至總結餘,並逐步訂定機制,掌握總結餘的控制權,稍後更分別在金融風暴及今年推出總結餘的單向(弱方)及雙向兌換保證。

負債證明書再成議題

總結餘是貨幣基礎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既然總結餘有明確的雙向兌換保證,只要其他組成部份能與總結餘互相轉移,則理論上無需再為其他組成部份另設兌換保證。
透過自動化的即日回購協議及經貼現窗進行隔夜回購協議,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已可與總結餘互相轉移。此外,若有需要降低總結餘,金管局也可選擇增發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理論上,只要透過以3家發鈔銀行的結算餘額發行及贖回負債證明書,負債證明書便可同樣地與總結餘互相轉移。
對於有關建議,任總表示,3家發鈔銀行或有可能會受到這項技術性變動的影響,至於持有銀行紙幣的普羅市民,則不受影響,其持有的銀行紙幣會繼續獲得美元的十足支持。
早在99年4月,貨幣發行委員會會議已就此進行討論,並將互相轉移「列為有利的長遠目標」,至上一次的貨幣發行委員會會議,題目再被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