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房地產主宰美內部消費

陸叔理財:房地產主宰美內部消費

日前我曾於本欄跟大家分析過明年經濟預警的言論,有些朋友覺得我會否過於悲觀?其實未雨綢繆總好過臨渴才掘井,所以先作最壞打算,未必是壞事。
平情而論,來年環球經濟的去向,很大程度仍會由美國所左右,而影響美國經濟表現的因素眾多,當中包括了油價、企業盈利、通脹等,但有1項絕對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房地產價格高企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視房地產表現為個別行業來分析,但綜觀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系,房地產的表現,往往對整體經濟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美國當然也不例外。
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為美國本土及環球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但對房地產市場卻沒有多大影響。
事實上,美國自90年代以來,一直由內需帶動經濟增長,而科網泡沫爆破後經濟能快速復元,很大程度是由房地產市場繁榮所支持。樓價不斷上升,令國民財富持續膨脹,所衍生的財富效應,增加了他們的消費力。

利率超低樓價飛升

根據美國按揭協會的統計顯示,房地產價格每上升100美元,全美開支消費便上升15美元;但美股市值每上升100美元,開支增長僅為5美元,這可能是投資房地產有較大的槓桿效應所致,但亦已證明了房地產市場對美國經濟動力有多重要。
然而,有不少經濟學者都認為,美國樓價已升至位高勢危的水平,以今年為例,中檔次的物業價格便較去年同期平均上升了15%,銷售量按年率計上升近5%,而與10年前相比,升幅更超過5成。若單從此數字分析,看似不算瘋狂,但大家不要忘記的是,美國地大物博,樓價要上升,並非像香港那麼容易。
為何美國房地產經歷經濟低潮仍歷久不衰呢?這與低利率政策有關。
目前美國住屋抵押按揭貨款,最常用的是30年期固定利率,即使往後利率如何變動,置業者都只是按最初置業時的利率來供款。儘管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但利率仍處於偏低的水平,再加上樓價一直向上,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可藉此致富,所以樓價可以獨立於反覆無常的股市及經濟數據,表現一枝獨秀。

泡沫爆破後遺症大
不過,此情況未來或有所改變。雖然美息今年再升的空間已有限,但當市場供求去到一個飽和點時,價格出現調整是遲早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國民已長時間習慣了「買樓必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樓價縱使只下調10%,所帶來的心理影響及對內需的打擊,實在不容忽視。
另外,正如早前中國政府打壓國內熾熱的房地產時,周邊的原材料、建築的行業同樣受牽連。如果來年美國房地產表現不濟,其周邊的行業將同樣會到打擊,可能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結果是會從另一角度打擊內需的動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