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先生終於正式宣布參選行政長官。在宣布參選的記者會上,曾先生描繪了他的「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的「香港之夢」。幾句說話,似乎都是衝着過去七年董建華治下所出現的混亂施政而來:「強政勵治」針對董時期議而不決、政令不通的情況;「締造和諧」似乎希望改變過去董先生偏聽偏信所造成的對立局面;至於「福為民開」,意思非常明顯,曾先生希望施政能福澤民生,意圖擺脫董建華時代民不聊生的惡劣境況。
湯家驊
立法會議員、資深大律師
曾先生參選宣言所描繪的,是一幅非常亮麗動人的社會願景,口號亦非常清晰響亮。曾先生似乎要一洗香港過去七年的霉氣,銳意闖一片新天,這從他隨後宣布改革行會以及擴大「策略發展委員會」的布局上可見一斑。可是,曾先生的綱領亦似乎僅止於此。仔細閱讀曾先生的參選施政綱領,假若你對這位候選人有期許,你便會非常失望。事實上,在全文只有約二千字、共八個大題目、約五十條的政綱中,曾先生對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都避而不談,又或者欠缺明確的取態,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不談貧窮問題
首先是扶貧問題。特區經濟雖復甦,但貧富懸殊仍是香港社會近年難以逃避的一項嚴峻社會問題,種種數據以至社會現象都告訴我們,貧富懸殊問題搞不好,香港的和諧穩定都難以為繼。董建華先生在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成立了「扶貧委員會」;但扶貧委員會成立至今,仍然只流於作騷式的民情探訪,對於如何解決貧窮問題,仍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可是,在曾先生的施政綱領中,我們卻看不到一字一句就貧窮問題提出任何具體的解決措施。到底要不要訂立最低工資、標準工時?要不要訂立貧窮線?社工界正為削減一筆過、過渡期撥款爭議不休,社會服務質素以至其精神都正受侵蝕,曾先生又如何解決?社福發展藍圖在哪裏?醫院管理局推出新的藥物名冊,貧窮的長期病患者可能需要「捱貴藥」,曾先生又如何協助他們?房署收緊公屋申請人資格,曾先生有甚麼看法?這些都是關乎貧窮的急切問題,曾先生將如何處理?
如何解決財赤
同樣在施政綱領中欠缺的,是到底曾先生將如何解決結構性財赤問題。在整份政綱中,只有兩段提及「公共財政」的問題。一段是經濟部份,曾先生提出要「重新檢視政府開支,透過提升政府效率、加強部門間的協調,調撥資源,加快工程建設的速度,提供更多商機予本地中小企和專業人士」,另一段是「維持簡單低稅制,平衡財政預算,在經濟持續增長下考慮減低市民稅務負擔」。那麼財赤問題呢?現時政府的滅赤時間表,是建基於經濟繼續轉好及變賣過千億元之資產。但社會對公共事業及公營服務私有化的問題,仍爭論不休,這算是解決結構性財赤的方法嗎?如果不是,那麼曾先生是否打算將財赤問題留給下一任特首?
同樣爭議不休的,是外界就特區政府「官商勾結」的指控。曾先生在政綱答問會上說,外界混淆了「創造營商環境」與「官商勾結」。「官商勾結」可能是社會對特區政府的一種印象、對董建華時期政府的一項指控,縱使這項指控未必有確實證據,但亦有其理性制度上的根源,就是源於對不公平政治制度,及經濟壟斷的控訴。特區政府有責任改革制度或訂立公平競爭措施,以消除大眾這種印象,但曾先生,你在這方面有甚麼確實的措施?
政綱不能敷衍
英國剛完成了大選,無論是在朝的工黨或在野的保守黨或自由民主黨,縱然知道自己已經勝券在握、抑或執政無望,都會用心寫好政綱,以圖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同時為國家未來的發展作理性的辯論,絕不會三言兩語便敷衍了事。
曾先生,縱使我們不跟你爭論政治問題,但在民生問題上,你的立場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