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魅力沒法擋 - 吳靄儀

暴君魅力沒法擋 - 吳靄儀

為甚麼這麼多人崇拜拿破崙、希特拉、史太林、毛澤東這些暴君和大獨裁者?最近,秦始皇也成為崇拜的對象了。哲學上當然有解釋,但我就是覺得難以理解。但星期日看到劉紹銘教授在本報刊登的《暴君的魅力》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這跟那些地產商不住推出的荒謬可笑的「豪宅」廣告是如出一轍的,若不是迎合大多數人的憧憬,地產商又豈會花錢製作這樣的廣告?就如劉紹銘所說,暴君的"grandeur"對小市民有沒法抵抗的魅力。"Grandeur"這個詞的第一意味大:偉大、宏大、壯大,總之就是很大很大;第二意味威武、霸氣、無人能夠不屈服其下;第三意味炫目、鋒芒畢露、千里之外都看得到。羅馬帝國、十萬雄師、鬥獸場、酒池肉林那些東西就是最典型了,所以說:"TheglorythatwasGreece,thegrandeurthatwasRome"。希臘是不闊氣的;希臘只是光榮。光榮太抽象了,古希臘的桂冠真的是用月桂枝葉編成的。

劉紹銘不是自己發明了這個理論;他的文章是介紹IanBuruma的評論《TheIndiscreetCharmofTyranny》。小人物崇拜豪闊氣派,於是陶醉於暴君的大手筆浪費錢財、大手筆行使權力之中,滿足了他們的幻想。民主政制的政客太平庸了,沒有移山倒海、改變整個民族命運的超人作為,對比之下就十分乏味。Buruma說,現代社會不利暴君出現,薩達姆可能是最後一名;不過,他勸我們不宜過早絕望,機會仍是有的,只需改頭換面,換個口號。無獨有偶,暴君多是想像自己受人輕視而矢志要全世界改觀的人,這類人無疑是很多的,做不成大暴君,做小暴君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