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即使突破動力未必勁

英之見:即使突破動力未必勁

轉換了工作環境,第一件事是向客戶交代。一如以往,也是以講座形式進行,方便快捷地一次過面對一批人,今次決定於7月9日,找不到場地關係,座位實在有限,希望及早回覆,不過當然會是客戶優先。
期指逼近14000,尾市稍見回吐是正常。純粹以股票氣勢及市場感覺,筆者認為短期仍有一番爭持,不過繼續博今次是向上突破,假如當日有跟隨建議在13830造好,止蝕位可上移至13840,不幸失守,就當又是無功而還,繼續不上不落的形勢。
指數看升,不過筆者其實不大喜歡二線地產股普遍欠勁的情況,一線地產股似乎亦不會大發神威,看來是要靠滙控(005)及長和系,中移動(941)實在不信。昨日有幾隻末日輪出現異動,希望是啟示正股向好的先兆,不過即使突破14000,看來動力也不會太勁,14300左右可能又是差不多。

債券升利好股市

最近新股成為焦點,筆者唯一有興趣是博無端被大家籌錢所累的股份。新股活動轉密,對市場資金構成壓力,但卻會引發不少外行人對股票的興趣,間接對市況有幫助。
從招股反應,可以看出大家對估值的要求相當嚴格,10倍PE已不接受。筆者卻頗為寬鬆,通常令查詢意見的朋友覺得出奇。
統計上新股是贏多輸少,而筆者衡量的準則,是以盈利率為準,10倍PE即是10%盈利率,當然頗為吸引。不過一定要衡量一盤生意的穩健性及競爭優勢,假如認同不會有甚麼特別差池,其實已可長揸。
中芯(981)是極失望例子,筆者也有幾手留為紀念,但中資大型IPO,幾年時間後大多脫胎換骨,便是本身生意有一定優勢,而上市時定價不高。偶爾一兩隻失守,長線仍是除笨有精。
最近債券狂升,連格老也不明所以,其實對股市是利好。債券升勢反映投資者對回報的要求降低,我們反而對大型中國企業嫌三嫌四,是有點兒不合理,所以就算是小注,筆者也盡量參與。談到債券,假如筆者當日不是手痕逆市沽空,以最近測市的戰績,原本應該很高興。做到老學到老,累積十幾年經驗後也要再交學費,金融市場就是如此無常。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與作者有聯繫者目前持有滙控(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