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天橋重建工程 歷時兩年<br>銅鑼灣周六改道恐大塞車

進行天橋重建工程 歷時兩年
銅鑼灣周六改道恐大塞車

【本報訊】為了進行歷時兩年的銅鑼灣天橋重建工程,世貿中心對出一段維園道將由本周六早上六時起實施大規模封路改道措施,由紅磡海底隧道港島出口及灣仔北往銅鑼灣或北角的車輛須改道行駛,駕車人士須留意新交通指示,否則入錯行車線便要兜路。有司機擔心改道措施將令銅鑼灣交通更擠塞。 記者:麥志榮、陸羽平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尹萬良及運輸署高級工程師陳錦信昨在記者會表示,工程將在銅鑼灣天橋旁邊先動工興建新天橋,因此需要封閉鄰近的維園道東行三條行車線施工,當局已將銅鑼灣海濱公園改成三線行車的臨時行車道路作為替代,維園道東行車輛由本周六上午六時起要改行新臨時道路,銅鑼灣天橋亦不會受影響,繼續開放供車輛使用。

路政署:有應變方案

他們表示,為配合維園道封路改道,銅鑼灣區同時由本周六早上六時起須實施一連串交通措施,維園道東行線及附近受影響路段之時速限制由每小時七十公里減至每小時五十公里;維園道往銅鑼灣天橋的行車線,將會由慢線改為快線;由紅磡海隧前往北角的車輛須改行左面第一條出口道路;而由紅磡海隧前往銅鑼灣的車輛須改行左面第二條出口道路。
沿鴻興道天橋行駛的車輛將只可前往北角或東區走廊,在灣仔北前往銅鑼灣或大坑的駕駛人士可改用菲林明道及告士打道;隧巴路線第914X、948P及307號將會改道,市民可致電1823或28042600查詢詳情。
路政署官員指,現時維園道東行每小時汽車流量為二千五百架次,當局會加強交通指示及加強宣傳,據顧問公司的交通研究顯示,改道措施不會導致塞車,但由於司機初時未習慣及車輛滙合的問題,「行車慢少少則難免」,他們亦準備了應變方案,封閉的維園道東行一段道路在頭兩周都不會掘爛,保持原狀,「如果交通情況太不可收拾,可能回復舊觀」,重新檢討改道措施,運輸署的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亦會隨時啟動。

新天橋料○七年落成

銅鑼灣天橋重建工程耗資七千三百萬元,包括建造一條二百一十米長的雙線單程行車天橋及把一段維園道西行線擴闊為五條行車,預計於二○○七年年中完成,可紓緩銅鑼灣天橋及維多利亞公園外東區走廊西行線之交通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