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一段日子的香港網球,由三位平均年齡不足十五歲的少女燃點起希望。她們在上一個月的「青少年協會盃」過關斬將(見附表),為港歷史首奪「世界組」參賽權。她們成功背後,包括放棄就讀名校、日曬雨淋的、每天練足五小時。
圖/文:徐嘉華
這一班小功臣包括兩名主力陳詠悠(十六歲)、張玲(十五歲)及只有十四歲的梁筠寗。前兩人都是八九年出世的新生代,一個是香港土生土長,為網球放棄瑪莉曼名校中四學席;一個是去年底從中國湖南來港效力的「外援」。兩人小小年紀已經向全職網球員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詠悠停學改網上進修
Venise(陳詠悠)在去年十月開始停學,改在網上修讀美國第十班的課程,小妹妹早就計劃大一點到美國讀大學,再邊讀書邊打球。她說:「我覺得暫時唔讀書,打全職網球是值得的,像剛完成的協會盃預賽,就給我們很大鼓勵及信心。我想明年可以打到青年組四大滿貫,然後再爭取世界排名等等。」
六歲開始跟父母打波的Venise,○二年以十二歲稚齡,殺入香港網球公開賽決賽,只敗給香港代表林寶權,取得生平第一個公開賽亞軍。就以今次協會盃賽,她在六場比賽中,憑着場上快速走動及多變的回球,得到五場單打勝利,還拍梁筠寗兼打雙打;可以說是功臣中的功臣。
張玲目標世界前30位
另一全職小球手張玲,十二歲開始成為全職球員;但基於國內競爭激烈,原籍湖南的小張玲,曾到過北方及廣東「搵食」。去年十月來港發展,是希望有更多出外比賽的機會。身高一米七八的她說:「在港的訓練很有計劃,教練給我們的目標又清晰,出外參賽的機會又多;我希望十八歲前可以打入世界女子排名頭三十位內。」
訪問時剛好遇上張玲不在港,因為她第一次獲「外卡」參加世界職業女子排名賽,雖然沒有甚麼名次,但卻是個吸收經驗的好機會。
她表示:「我在那些比賽中就像一條小魚游在大海裏,那些大姐姐的經驗比我多很多,但我從中進步不少。」至於年紀更小的梁筠寗,暫時在協會盃只負責雙打,現就讀女拔萃中二的她也夢想一天到美國讀書及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