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控內地投資達390億回報看中長線

匯控內地投資達390億回報看中長線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是內地投資額最高的外資銀行,滙豐亞太行政總裁邵銘高表示,連同該銀行即將在交通銀行(3328)招股過程中,啟動反攤薄條款增購股份以維持19.9%權益所動用的資金,滙控在內地累計投資總額已達50億美元(390億港元)。

自營業務回報逾15%

邵銘高指出,入股交行及平安保險(2318)等投資回報要從中長線角度看,現階段難作出具體評估;若單計算滙控在內地透過自然增長的業務投資,短線而言(投入資金約1年時間計),股本回報率(ROE)可望超過15%至20%。這是滙豐首次披露內地自營業務的預測回報率。
至於由滙控及交行合作成立、隸屬交行但獨立運作的信用卡業務小組,他預期隨着內地卡業務迅速增長,今年底發卡量將達75萬張,交行及滙控的協議包括成立各佔五成權益的合資信用卡公司,惟因相關法規尚未出台,故發卡目標已從原先預期的100萬張稍為調低。
交行初步招股書指,截至4月底,小組已發行信用卡共56632張。

交行合營卡年底達75萬

市場傳聞交行路演反應熱烈,不過投資者關心,交行「特別關注貸款」率略高,佔總貸款15.4%,其中頗大部份涉足內地有過熱成份的製造業貸款比率(佔35.4%);邵銘高回應說,任何投資都不可能零風險,「最重要是風險能妥善控制」,滙控作為交行策略投資者,投資前已作出審慎評估,至於其他投資者如何分析交行風險,要由他們自行決定。

成都重慶代辦升格分行

滙控在內地共有10間分行及4間支行,成都及重慶的代辦處已獲准升格為分行。邵銘高說,調任交行副行長的滙豐銀行總經理葉迪奇,日後將主管該行零售銀行業務,相信交行會進一步融合產品與營銷渠道,發揮槓桿效益,而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稍後會接替調職恒生(011)的柯清輝,任交行非執行董事。
一直爭取與交行成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滙控,因已入股山西信託投資公司,並正就成立合資公司等候審批,故與交行計劃未獲監管機構認可,邵銘高解釋,原先理解外資行入股內地基金業是「1+1」方案,及後才獲悉只准入股一間公司,他笑說與交行的洽商是「懷了身孕但無法結婚」,但滙控會繼續利用山西信託的平台拓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