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要求監管浮價換股債券

Webb要求監管浮價換股債券

身兼港交所(388)董事的網上財經評論員DavidWebb在其網站上發表的文章指出,近年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一波)及美林證券所作的浮動價格可換股債券安排,令有關上市公司股價大幅波動,持有的投資銀行卻從中賺取豐厚利潤。他呼籲監管機構立例,加強監管這類新式工具。

【本報訊】一波則發表聲明反駁,指該篇文章資料不正確及嚴重誇張失實,作者的立論存在謬誤。該公司正就該篇文章索取法律意見。美林則暫未作出回應。

一波反駁嚴重誇張失實

傳統的上市公司可換股債券大多設定一個固定換股價,讓債券持有人在到期前可按該價格購入有關公司的新股。換股價通常會較債券發行時的正股價有一定程度的溢價,若日後公司股價高於換股價,債券持有人通常會行使換股權,賺取差價,就算債券到期前仍未到價,持有人亦可收取債券利息。而有關公司則透過發債得到資金周轉。
Webb的文章指出,近年的新式可換股債券,不設定明確換股價,通常會以換股前30個交易日內最低的4至5個收市價的平均價作為換股價,因此若股價愈低,可換股份數目便愈多。
持有者以該價格換股,通常仍較市價有溢價,於是再沽貨賺取差價,令股價持續下跌。

指券商利潤達3.15億

他統計過去5年的13批浮動價格可換價債券,換股價較債券發行時的正股價平均折讓29.8%,而相對債券年期內的平均正股價,則平均折讓23.7%。
他推算該13批債券的持有人利潤總額達4033萬美元(約3.15億港元),其中持有最多債券的一波的邊際利潤率達31%。
Webb又指出,有關做法亦避開上市公司每年不能配發超過20%股權新股的限制,變相將一般性授權轉到持有債券的投資銀行手上。
他認為是一大漏洞。他建議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應修改上市規則,限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配發新股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