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近年經常爆出偽造文件或資料欺騙公帑事件,有區議員認為這是解散市政局的後遺症,因為政府「殺局」後,地區議員可用的資源大減,為了維持原有服務,保住地區關係及議席,有人會利用活動申報開支的灰色地帶,企圖取得更多資源投放在地區服務。
民主派議員在資源上一直較民建聯、自由黨區議員少,由於他們經常要在地區上搞各種招待街坊活動,以免遭其他有充足資源的政黨挖走支持者,以往不少都兼任市政局及區議會議員職務,利用兩級議會合共數萬元津貼搞地區活動,基本上還可以應付。
每月津貼16000元
不過自二○○○年政府取消兩個市政局後,大部份民主派議員只保留區議員一職,部份更是全職區議員,薪酬約一萬六千元,另議員實報實銷金額一萬六千多元,就算將部份薪金拿出來「補貼」地區活動,每月只有約兩萬元作地區工作,有民主派區議員坦言不足應付:「一個辦事處請兩個助理,加埋燈油火蠟,單係個議辦就成萬蚊開支,淨番幾千蚊做乜都唔夠」,所以往往有區議員利用團體向區會申請撥款審查不嚴的灰色地帶下手,「有時拉上補下,有時(金額)開大小小幫補下」,結果觸犯法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