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成風 - 李純恩

文藝成風 - 李純恩

讀者莊先生問我,前兩天曾蔭權引用毛澤東詞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裏的「雄關」和「漫道」是哪一個「關」哪一條「道」?
詩中的「雄關」,指的是婁山關。紅軍長征途中越過此關,毛澤東以此賦詞。「漫道」則不是哪一條道,「道」者,「說」也。據說毛澤東寫這首詩的初稿時,這一句是「漫道雄關真如鐵」,後來才倒置到後面去的。
如今政客講話,喜歡咬文嚼字,以示自己肚子裏有墨水。從好處想,也算是推崇文化的表現,推崇文化,總比賤視文化好。但是,如果咬嚼的文字出自文膽替槍手筆,文雅過了頭,超出了演講者的知識範圍,死記硬背當然可以,但畢竟不是自己熟悉的東西,面對聽眾,一緊張,隨時會生硬出洋相。
我在上海讀中學的時候,有一年下鄉勞動,期間生產大隊開大會,請老農民講新舊社會對比。那個農民伯伯講了舊社會如何可惡可怕之後,話題轉到了新社會的光明,在這個轉折點上,教他講稿的人曾教他唸一句毛澤東的詩句:「一唱雄雞天下白」。農民伯伯本來用自己的語言叙事尚算流暢,但突然要咬文嚼字,一下子就卡住了,只見他站在台上憋紅了臉,嘴巴張合了半天,才用濃重的浦東鄉下口音唸出了一句:「一叫天亮大雄雞!」全場登時笑翻。對於毛澤東詩詞,香港三司十一局官員之中,陌生者大概十居其八,你唸「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給廖秀冬聽,她或會以為你又在提東隧加價之類的交通問題。
這兩句詞後面,還有八個字,曰:「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看來曾先生過了關,當上特首之後,前途中,依然少不得悲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