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一歲嘅時候,喺中環俾架的士撞到隻左腳,醫唔番切除咗到𠵱家七十歲。我自幼好鍾意改裝啲嘢,總之乜都想改。」殘障「發明家」李標說,他對於自己的改裝才能,大大改善本身生活感到非常自豪。
李標為中山人士,出身坎坷,年幼時被賣予養母,後離家出走輾轉流落澳門及香港,曾以行乞為生後從事小販工作。五十三歲時,他返回家鄉中山與一名內地女子結婚,育有一子。兩年後夫婦離異,兒子交由母親照顧,他受到婚姻失敗影響,放棄小販工作開始領取綜援過活,現時靠每月三千多元綜援為生。
「我雖然領取綜援,但由於薄有積蓄都好識享受㗎,除一般家庭電器外,DVD機、按摩器同按摩櫈我都有。一有錢我就買嘢,電動輪椅就有三部!」
李標的二百方呎公屋單位,堆滿各式各樣工具,儼如一個小型工場,閒來東整西弄,例如在沙發底加轆以便移動等。他又說:「我冇咗隻腳好慘,改裝咗部電動輪椅會方便啲,架車重加有後備電池箱、倒後鏡、防雨上蓋同穩定轆,咁我出街上落巴士同輕鐵都好方便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