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兒童研究首發現<br>多寫漢字有助閱讀

華裔兒童研究首發現
多寫漢字有助閱讀

【本報訊】幼稚園生減少抄寫練習、小學生過早學習中文打字,對兒童的閱讀能力會構成負面影響。本港一項研究首次發現,華裔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漢字書寫有直接關連,以書寫或繪畫去訓練閱讀能力,較以語音學習的效果分別高一倍或七成以上。有學者建議兒童多練習寫字,增強閱讀能力。

單靠語音無效

港大語言學系去年中向百多名七至十歲的北京學童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測試,結果發現,學習中文時,寫字技巧及繪圖對閱讀能力有極大幫助,辨別聲音的技巧則對閱讀能力幫助不大。
該校助理研究教授蕭慧婷表示,中文的同音字多,有一定結構,與語音沒有直接關係,故單靠語音訓練閱讀能力成效不彰,相反,重複練寫可以建立兒童對書寫漢字動作的記憶,故此幼稚園減少抄寫練習,以及學童過早學習中文電腦打字,均對閱讀能力有負面影響。
她又稱,西方約一成至一成半兒童患閱讀障礙,華人中約百分之二至七患此症,患者辨認文字的能力明顯低於其智力,由於西方研究相信閱讀能力建基於聽力,故傳統治療着重訓練兒童對聲音的辨認能力,成效並不顯著。
教統局早前曾在視學報告中狠批幼稚園側重寫字訓練,該局發言人昨回應謂,不反對兒童在幼稚園階段學習寫字,只反對機械式抄寫,以免影響小童手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