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小學生可選擇兩種方法加以培育,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區伯權昨稱,其一是轉往私立的優才學校接受教育,另一是在原來的普通學校繼續就讀,但安排他上一些特別課程或跳讀高年班的課程,以免埋沒人才。
區伯權表示,教統局一向推崇融合教育,即使是資優學生最好能在正常的學校讀書,但容許資優學生跳班,甚至可提早畢業。其間可安排一些特別課程讓資優學生上課,例如就其成績最為突出的科目,安排他與該科高年級學生一同上課,提升學習興趣。
他指出,站在教育角度而言,這樣的訓練方式會較全面,因資優學生能與同齡學生一起玩耍、生活和成長,又能切合其程度去追求學問,他的情緒智商(EQ)會發展得較為理想;問題是教統局必須調配資源給學校,同時對這些學校的老師進行培育資優學生的訓練,始能達致效果。
教導不當或致負面行為
據美國聯邦教育局的界定,資優兒童是指兒童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擁有突出的成就或潛能,包括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在某學科有特強的表現;有創造性或創造能力;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藝術有天份;具領導才能;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有天份。
有輔導年幼學童的社工稱,資優兒童最常見的情況是,他們或許某些科目早已學會,因此在課堂上會顯得不專心和沒有興趣,甚至可能會和其他同學傾談,左搞右搞,破壞上課秩序,有些更情緒易激動,動手打牆,亦有一些人表現較畏縮,不懂與人相處,學校和家長均要作特別施教才不致浪費人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