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下一代著想?

如何為下一代著想?

李兆富
獅子山學會政策及傳訊總監

法理哲學家羅爾斯(JohnRawls)提出:「假如你出世之前,你可以為自己即將生活的世界定出法則,而且這些法則會一直在你及你的子女有生之年繼續下去。可是這無上權力的唯一條件是,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後究竟是誰、是貧是富、是男是女、是否健全、是否天資聰穎、還是愚蠢魯鈍。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如何選擇?」
筆者初為人父,幾天以來心中一直在思考這一個問題。邏輯上這個問題應該有兩個答案。第一個是:「讓所有人擁有一樣的財富,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教育,社會上的人都不用競爭,也不可以競爭。總之在這個平均主義的世界,一個人無論生來的條件怎樣,最終都會生活在一樣的環境之中。」
第二個答案是:「讓所有人生來的條件怎樣,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所想擁有的,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助其他人去爭取任何東西,更沒有人有義務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在這個世界,一個人就算生來條件一樣,最終要自己去選擇要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
從表面上看,第一個答案描繪的世界很美好。可是想深一層,在這樣的一個世界,做人有甚麼意義?這世界不容許人有自由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沒有一個父母會想看到子女活在這種世界。

父母希望子女可以接受他們喜歡的教育,可以學他們喜歡的科目,可以在學成後做他們喜歡的工作,可以照他們的喜好組織家庭。為人父母者,都不知道兒女會不會特別聰敏過人,更不知道他們將來的喜好。雖然沒有人能保證所有人最終都能達到理想;但在自由社會,每個人的最大權力是忠於自己,自由社會亦賦予每個人一樣的環境及空間追尋理想。
在自由社會裏,父母只要教導兒女學會尊重別人不一樣的喜好,不一樣的人生目標,不要強加自己的一套在別人身上,努力過不成功別氣餒,在過程中和別人要公平比拼。這樣便能讓兒女為自己的喜好努力,已無負於他們,亦算是讓他們活出了生命的意義。其他世俗的榮耀,不過是錦上添花。我們對自由如此堅持,因為只有活在自由的社會,下一代才可真真正正地活出生命的意義。
筆者女兒出世前幾個小時,待產室的電視不斷重複播放曾蔭權參選特首的新聞。毫無疑問,曾蔭權非常了不起,他幼年時家境清貧,但他憑着努力和聰明,最終闖出了一番事業,連弟妹也一樣出色,每個都獨當一面,創造了香港的奇迹;他們的父母一定十分安慰。筆者相信,曾蔭權的父母應為子女感到安慰,不是因為他們身居要職,而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子女都努力過,將潛能盡量發揮。所有父母都無條件地愛子女,而沒有甚麼比看到子女做到想做的事,更感安慰。
筆者並非期望女兒要走他們一樣的路,她只不過是幾天大的嬰孩,期望再高也不會想得這麼細這麼遠。其實自太太懷孕後,我們已經常討論女兒的未來,每次的結論都是:「我們只想女兒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能以自己的能力創造未來。」
女兒的名字叫李澄,廣東話與「里程」同音,是她媽媽想出來的,意思是祝願她的加入會帶領我們一家到達一個新里程。筆者也希望剛宣布參選的曾先生,同樣為香港下一代的自由着想,改革自七八十年代以來的官僚積極干預精神,帶香港到達另一個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