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仔,17歲,歲半起第一次羊癇症發作,自此與病魔同行。父親離世,母親因病不能同住照顧,自小只有和婆婆相依為命。悲慘橋段十足粵語長片,卻是千真萬確的現實。結果結交了損友的明仔去年因傷人入獄,也只有婆婆,對他不離不棄。
記者:李湘虹
攝影:何家亮
鳴謝: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深中樂Teen會(27298216)
那年,明仔才歲半,住在深水埗的七層大厦,沒有電梯。一天他突然不停抽筋手震,高燒至105度。明仔婆婆今天想起仍然心有餘悸:「佢阿公嗰日返咗工,得番我一個驚到喊。只係識一手抱住佢,另一隻手就用力猛撬開佢個口。」來不及叫十字車,她抱着明仔一支箭衝落樓跑去急症室。後來發現,因為一支加強劑引發高燒導致羊癇,從此,這個孫,一揹,就是一世。
此後的一段很長日子,婆婆每星期要揹着明仔入院檢查治療,直到明仔長成小胖子,再揹不動。今天,她依然很怕明仔病發。「每次佢急驚風,就算大熱天時都會發冷,又要即刻入院。」
長大了更怕
由於婆婆怕明仔給人欺負,又擔心他隨時病發,所以自小就不讓他單獨出街玩耍。明仔亦說,小時候沒有朋友,人家說他鈍、叫他「抽筋仔」,治療用的類固醇更令他小學開始便身形脹爆。二年級,有次明仔着婆婆先返家,自己跟人上平台玩,結果給人由四呎高扯下,跌斷右腳。「其他人走晒,好彩婆婆嚟搵我。」難怪有時明仔激嬲婆婆,她說:「我死好,死咗安樂!」明仔就會心想:「你唔響度,我點算?」
不過到了5、6年級,婆婆開始看不住他。醫生叫他不要游水,他偏要偷偷去,婆婆惟有走去泳池找他,他又避她,婆婆只好跟救生員說他孫仔有病,請他們留意,並留下電話。
明仔:我會為婆婆改過
我只得這粒孫
所謂「細個驚佢唔大,大個驚佢壞」,每次明仔曳,婆婆就話:「老竇唔響度,阿媽又咁(精神病),你要生性呀!」然而,明仔升中後更結識了壞朋友,經常深宵不返。婆婆可以做的,只是經常打電話給他,「聽吓佢把聲,睇佢有冇事。」可惜上年6月,他在球場上跟人爭執,犯下傷人罪。在保釋期間,又為了維護表弟而犯下襲擊跟自稱三合會罪。
那段日子,婆婆奔走親友間借錢請律師,又請牧師、社工、校長甚至議員寫信向法官求情。「我日日探佢日日喊,自己坐響公園,望住個天,又掛住佢。」對於這個疼錫的孫仔一而再犯下大錯,婆婆一臉無奈,但她依然堅持對這孩子不離不棄,「我只得這粒孫。」她依然堅信,這孩子本性善良,總有一天會變回好孩子。
明仔:我都有長處,你們看到嗎?
有個女人,最愛批評別人。一天,她看見迎面而來一個又肥又矮的女人,她又開始說三道四:「一身邋遢,四肢肥短,成隻河馬……」誰知直到對方來到跟前,才知道前面是一面鏡子,迎面而來的「人」,正是自己。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