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生輝 - 鄧達智

東海生輝 - 鄧達智

秘製九製大腸頭、椒絲酸笋蒸魚頭、豉汁蒸排骨、豉汁蒸豬肝、薑葱撈豬肚、腐乳汁浸生菜、蘿蔔燜牛雜、豉油皇蒸(炒)陳村粉、薑葱油糖煎燜紅衫魚、鹹蛋黃豆腐煮花蟹、鹹蛋黃炒勝瓜、胡椒蘿蔔煲豬骨筒、南瓜扣牛蹄、話梅豬手……以上菜式,如非家中老媽姐、祖母、母親手中弄過,便是街頭巷尾一湯兩餸白飯任食的大牌檔套餐中親切吃過;看似十分普通,要達至煮得出色,弄得平常的水平可需要時間、集體經驗的浸淫始成。如果飯店有足夠膽量,在「廚師推介」一欄放上以上菜式,那可不是笑話而是藝高人膽大。

「東海生輝」,似無綫電視大型慈善活動的名稱。原來是勞先生父子經營達二十年,老廣州都不陌生的超水準家常菜好去處。二十年,再數上去,不可能再多一年、兩年;超過這個歲數的菜館,如非國家經營,便是四九年之後轉為「阿爺條數」。一九八五年,中國絕大多數食肆,全皆過了七時冇早餐,吃飯吃麵要糧票,過了晚上七時半廚房關門;夜宵?想錯你個心!明朝請大大大清早。小平同志開放改革之後好幾年,大家……只是在南方的廣東一些城市才漸次出現一些個體戶,廣州近長堤的「勝記」算是當年最紅最火;如今再去仍然健在。朋友們卻說「東海生輝」的家常小菜更出色。
沿江中路381號,江灣橋腳下的江灣酒店對正的店子,不算很大,卻客如輪轉,那夜我們十一時過後工作完結才摸來吃當天正正經經的第一頓飯,依然,幾乎要排隊入座。
一客酸菜太陽魚湯煮出很久未曾嘗到的口舌風景,驚豔不已的水準:酸、辣、香、清,鮮、純…更帶點湖南及貴州菜的靈魂。那湯不顧羞恥地在下喝了五碗,精神爽利。二十道菜,一道一道吃進高喊welcome的口腔腸肚,喜出望外!
最近不少朋友在香港吃得悶了,老嚷着要到廣州大吃幾天;領隊的我盤算着「東海生輝」必屬行程的重頭戲。